见过了原地调头的“仰望”,也见过了直角过弯的“智己”,但你见过能原地调头还能直角转向的新能源工程车辆吗?4月26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走进位于临沂市平邑县的山东华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其生产的新型轮边驱动电动车桥,不仅能让新能源工程车辆实现上述特技,而且还能减重20%以上,百公里降耗5%。
经过铸造、焊接、机加工、清洗、装配、疲劳测试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一件重达数吨乃至几十吨的新型电动车桥,就从山东华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电动车桥总装线上生产出来了。
“我们的新型电动车桥,采用国内领先的电机轮边分布式驱动技术,实现大速比、大扭矩动力输出,还能实现整车原地调头、原地直角转向,危险地带作业,还可以无人驾驶。”山东华星精密临工电动车桥技术副总经理吴继章介绍,这种新型电动车桥主要用于新能源矿卡、商卡、农机及各类工程车辆。
轮边分布式驱动,能原地调头、直角转向,这些只是这款新型电动车桥高超的科技特点,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其减碳效果。据悉,该新型轮边驱动电动车桥创新改变了电动桥的机械结构,取消了常规电动桥的传动轴、变速箱、主传动等零部件,可实现减重20%以上。在动力及传动系统高度集成、结构紧凑,降低整车自重的同时,可实现车辆百公里能耗降低5%,整机运行成本降低12%,载货能力提升10%以上。
“这是国内首家生产13吨以上新能源电动车桥的项目,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矿卡、商卡电动车桥生产基地。”平邑县发改局党组成员、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主任、临工华星电动车桥项目专班主任李中民介绍,山东华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建设电动车桥壳铸造生产线和电动车桥总装生产线,项目投资15亿元,总占地476亩,去年5月开工,原本定额工期18个月,在项目专班的努力下,仅用6个月就竣工投产了。
“早竣工早投产就能更快抢占市场。”李中民介绍,目前,全国新能源机械工程车领域电动车桥年需求量达100余万条,未来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年产各种电动车桥10万条以上,占到国内总需求的1/10,将引领未来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新方向。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修从涛 张焕辰 于新悦 策划 马玉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