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旧城中的一抹蓝!龙江老街“焕新记”

南方+ 记者

曾经脏乱差的饲料市场,变成设计感十足、活力新潮的青年街区……近日,佛山市顺德区龙江新街in77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成为许多年轻人来龙江打卡的新地标。

据了解,新街in77是龙江片区忠臣直街活化提升的重点项目。通过“国资出租+独立运营”的盘活模式,项目引入了新的消费业态,让老街区焕发出新活力。

新街in77也是近年龙江推动旧城活化和文旅开发的生动缩影。如今,龙江正以文旅为抓手,以点带面,联动资源,塑造起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格局,也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了新的示范。

新街in77以Tiffany蓝为主色调,时尚与活力感拉满。龙宣 供图

旧市场变新地标,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新街in77坐落在龙江老城区,紧邻龙江大涌。以Tiffany蓝为主色调,时尚与活力感拉满,在老街区中十分抢眼。

新旧之间形成的反差感,让新街in77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成为龙江新的打卡地标。

然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旧粮油市场,以饲料销售为主。市场内设施陈旧,卫生条件较差,气味难闻。而且经常有货车出入,周边道路狭窄,极易造成交通堵塞,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对此,龙江启动了旧粮油市场的升级改造。把原有饲料业态整合到镇内相应的农贸市场,腾出了新的发展空间,并引入新的业态。

项目改造前后对比。图源:龙江新街in77小红书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创新采用了“国资出租+独立运营”的盘活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改造提升。

据了解,项目仅投入约近千万元便完成了125处公有物业及周边25处私有物业的统一设计和修缮,改造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如今,旧粮油市场“摇身一变”,成为青年文化的创新空间。

虽然目前新街in77还处在招商阶段,许多店铺正在装修,但从已入驻的商铺来看,人气相当高。这也显示出项目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畔茶是龙江本土知名的茶饮品牌,也是最早一批入驻新街in77的商户。

“原本我们只是想设置一个摊位,但开业后的客流超出预期,店铺越扩越大。”畔茶品牌主理人小倩表示,尤其到了节假日晚上,桌椅都得沿着河边摆几十米长。最多的一天,线下能卖到四五百单。

龙江本地知名茶饮品牌畔茶新店开张后,迎来了大批顾客。受访者供图

“项目位于西海和隔海两个社区之间,人流量不会低,关键是有好的业态,才能激活新的消费。”新街in77项目运营负责人谭惠文表示,入驻新街in77的商家会经过严格筛选,更倾向具有本土特色、成长性高的品牌。

谭惠文认为,尽管目前项目的招商进度会慢一点,但对品牌的严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商业生态,提升项目的发展可持续性。

对于商户而言,更是充满期待。

“和其他门店不同,我们的新店更像是概念店,风格更加多元。”小倩说,未来品牌希望借助新街in77的平台,进一步融入社区,提升知名度。

据介绍,目前新街in77的商户入驻率已达到六成。接下来,将继续引进主理人文化、特色品牌、创意圩市、文创IP等元素项目,并举办各类特色主题活动,打造成为“24H青年复合型街区”。

项目计划引入一批设计品牌工作室。龙宣 供图

完善配套保障,以点带面推动文旅片区开发

近年来,一批新的“网红”消费集聚区,在各地涌现。但爆红之后,新商圈也面临着停车位不足、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

尤其是在老城区通过活化改造而成的新消费区,面对庞大的客流量,如何维持好的服务,成为摆在政府和项目运营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破题的关键,在于提前规划,做好服务指引。龙江新街in77采用的正是这种做法。

新街in77的整体建筑面积只有约1.2万平方米,又因地处老城区中心,附近都是居民区,向外拓展的空间有限。随着人流量增多,新街中的停车位必定会越来越紧张。

不过,在规划初期,项目方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新街in77内,会看到许多物业人员,指引游客进行车辆停放。既维持了秩序,也让有限的停车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谭惠文表示,目前龙江还在对项目周边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预计也会释放出不少车位,相信未来能够承载足够的人流量。

不只是交通规划,做好物业服务、环境卫生等相应配套,也是支撑新商圈由“网红”变“长红”的关键。

项目坐落在龙江老城区,紧邻龙江大涌。龙宣 供图

老街,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岁月,沉淀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但业态老化、消费外溢,让老街的活力逐渐消减。

以点带面,推动文旅开发,是龙江激发旧城新活力的“打法”。正如谭惠文所说,新街in77项目只是一个起点,起到了先行示范的作用,后续还要以此赋能忠臣直街的活化更新。

忠臣直街位于龙江旧城区中心,保存了大量古旧建筑,与顺德设县历史息息相关,是龙江历史文化的根。

2022年,龙江提出探索“3+5”文旅产业发展模式。“3”指的是三大片区,包括龙江片区、龙山片区、里海片区。“5”则是五大文旅项目。忠臣直街就是龙江片区的重点开发项目。

除了忠臣直街,目前龙江其他片区的文旅项目也在持续推进。

比如龙山片区朝阳知青农场改造项目进入深化设计阶段;里海片区甘竹电站已引入邦华集团整体运营,首开区已完工并落实进驻商家;左滩1970时光小镇已现雏形。

龙江是“中国岭南美食文化名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还有广东省工业遗产项目——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发展文旅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今年龙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标准推动龙江“一城三片区”建设,用文旅、山水、田园把“城”与“乡”串联起来、融合起来,让龙江成为一个宜业宜游宜居的地方。

龙江正以文旅为重要抓手,构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新格局。这也是这座城市践行“百千万工程”,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

南方+记者 白桦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