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佛冈:县校“双向奔赴” “双百行动”见效

南方日报·清远观察

2024年4月26日《南方日报·清远观察》AⅡ07版。

2024年4月26日《南方日报·清远观察》AⅡ07版。

如今走进水头镇卫生院,舒适的就医环境、多样化的中医特色门诊,打破了人们以往对乡镇卫生院“老破小”的固有印象。

水头镇卫生院的变化,就发生在这两年间。2023年,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下称“双百行动”),推进省内百家高校院所与百个涉农县(市、区)结对共建,全面强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佛冈县与广州中医药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达成结对,实现“佛冈所需”与“高校所能”紧密结合,推动合作共建项目落地,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与高校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双百行动”开展以来,高校开展涵盖健康医疗技术帮扶、中医药健康文化下乡、乡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内容,为佛冈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优质中医资源下沉乡镇

“双百行动”开展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家团队深入走访调研镇村一线,摸清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堵点难题,秉承“县域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则,以佛冈县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各自科技、人才与智力优势,制定涵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等7个方面、15个项目、23个小项的任务清单,为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明确工作方向。

为充分发挥好人才支撑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选派2人任驻佛冈服务队队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派出7名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入驻水头镇卫生院,建立和优化“传帮带、师徒带”等培育机制,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紧密帮扶。

乡村振兴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关键要从产业、健康和医疗等要素入手。

早在202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就与广东省纪委监委、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组成驻水头镇帮扶工作队,驻点水头镇展开帮扶工作,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大力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扩大优质医疗资源对农村区域的有效供给。

水头镇卫生院始建于1957年,位于水头镇区中心的兴达路。搬迁前的水头镇卫生院底子薄弱,就医环境较差,设备简陋、陈旧,科室人员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科室,而且医学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医院发展。

如今,这块“短板”有了极大的改善。定点帮扶水头镇后,广州中医药大学把脉开方,将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带到了水头镇。

2022年8月,在帮扶工作队支持下,水头镇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正式动工,历时11个月完成建设搬迁。新建的水头镇卫生院硬件水平大大提升,设置了中医理疗室、中医诊室、治未病中心,每天人流如织。

广州中医药大学还派出医疗专家,深度帮扶水头镇卫生院。采用“1+5”的模式,即由“1个执行院长和5个骨干医生”组成帮扶团队进驻开展帮扶工作。执行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林永杰,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院长助理吴泽文(医学影像学),以及针灸、推拿、中医儿科、中医肿瘤等科室专家,组成中医药专家技术团队,全方位、深层次的帮扶水头镇卫生院,帮助水头镇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帮扶团队的进驻,让水头镇及周边群众享受到了省城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不出镇”的目标。

“双百行动”开展后,广州中医药大学对水头镇的帮扶扩大到整个佛冈县。2023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佛冈县中医院签订技术协作协议,打造新时代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清远经验”。

2021年至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等多名专家教授在水头镇卫生院、汤塘镇中心卫生院等开展大型义诊和健康讲座11次,服务群众超过3000人次,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医院的优质资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到佛冈县义诊。

广州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到佛冈县义诊。

听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下称“广中医三院”)的专家来开展义诊活动,3月30日一大早,镇上的居民就赶到龙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排队等候专家的到来。

“廖医生,多亏了您。要不是您,我爸爸的一条腿就废掉了。”两年前,陈女士的爸爸陈伯上山砍柴,不小心砍伤了腿,造成关节骨头感染。陈伯辗转多处后来到广中医三院关节科。管床医生廖荣臻经验丰富,先后为陈伯做了两次手术。

在关节科团队的精心料理下,陈伯很快就出院。看到龙山镇义诊宣传海报,陈女士一眼就认出了廖医生,“听说您要过来义诊,我特意带着我爸过来感谢您。”

 广州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到佛冈县义诊。

广州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到佛冈县义诊。

当天,广中医三院组织16名专家来龙山镇义诊,覆盖骨科、神经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科、妇科、针灸推拿科、中医护理等多个科室。每个专家面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中医护理的摊位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借高校力量打造医养产业

水头镇森林覆盖率达74%,镇上及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优秀的环境资源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康养项目。

近年来,水头镇以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打造“中医药+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医养中心。

 水头镇打造“中医药+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医养中心。

水头镇打造“中医药+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医养中心。

佛冈县药王谷生态康养度假中心是2023年新投入运营的康养企业,致力于打造医集疗康养、文化养生、有机农业、康养森林运动、康养休闲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医、养、疗中心。药王谷的开业吸引了不少外地老年游客来水头镇享受康护之旅。

医养产业从无到有,归功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帮扶。在驻水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谋划下,广州中医药大学提供技术帮扶,本地企业出资建设,双方联合推进相关项目,配套有酒店住宿、膳食餐厅、会议中心、医疗护理部、农耕研学、亲子农场、登山绿道、休闲泳池等多种项目硬件设施,串联周边景点形成组合线路,以点带面发展全镇文旅产业。

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技术力量,如今水头镇大力发展医药产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中医药+卫生医疗+养生养老”高标准医疗康养基地。

医养中心内还设有国医馆,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派出医疗专家团队托管运营,提供专业医疗技术保障,开发中医药医养产业运营模式:通过开展体质健康评估,对康养对象采取分级疗养,受到市场欢迎。

帮扶团队还开发了医养中心中草药药浴药包、中草药茶包等周边产品,研发药膳食谱,最大程度发挥水头镇医养产业中的中医药特色效果。

康养基地内,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捐赠的一批岭南中草药,水头镇卫生院借此建立中草药园,并在该校博物馆指导下建立了水头镇中医药文化展览馆。这“一园一馆”正在申报佛冈县中小学研学科普基地。

同时,佛冈县还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方便医学生深入基层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助力水头镇发展医养产业的过程中,与其他产业充分联动。

“中医农业+大健康产业”发展,也有助于长效解决偏远村庄撂荒地问题。该校帮助水头镇政府制定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推广种植道地药材、特色中药材,推动中医药康养文化与药食同源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当地特色产业魔芋产业,派出中药学院专业团队合作开发魔芋的药用价值,为魔芋产业发展赋能,开展“魔芋食品进校园”积极推进消费帮扶工作。

以水头镇为起点,今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各学院团委与佛冈各镇团委举行结对,将在寒假期间为包括佛冈在内的多个县镇提供岭南特色农业、非遗传承、乡村规划、乡村文旅等多种类别的实践服务,走上田间地头,走进老城古巷,跨越山海共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加大科研提升农特产附加值

竹山粉葛历史悠久,栽培历史超过300年,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佛冈县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尽管竹山粉葛与英德红茶、连州菜心都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但知名度和产业规模远远小于后二者。提升竹山粉葛区域品牌的带动力,构建以品种、栽培、植保、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成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帮扶佛冈县特色农业产品发展的重点内容。

尽管品质优良,但竹山粉葛常年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粉葛葛头腐烂病是近年危害竹山粉葛生长的最主要病害,感染葛头腐烂病后,粉葛产量以及品质将大大下降,影响当地村民收入,也成为竹山粉葛产业化的“隐形炸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喻国辉(右)指导汤塘镇竹山村村民种植粉葛。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喻国辉(右)指导汤塘镇竹山村村民种植粉葛。

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喻国辉看来,除了病虫害,限制竹山粉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有产量较低等。

竹山粉葛仍在用传统的技术来种植、加工,七成粉葛以应季鲜食的形式来售卖,利润较低,村民扩大生产的意愿不强。加之,竹山粉葛缺乏仓储、保鲜等产业配套设施,难以突破时间、空间扩大消费市场。

随着“一村一品”项目推进以及“双百行动”步伐加快,困扰竹山粉葛发展的种植问题,也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家团队的帮助下找到了解决方向。

仲恺团队在主产区鉴定病原菌,与村委会、合作社和土专家一起开展各种防控方案的比较,提炼出一套以健康种苗培育为核心的可行性技术体系。在政府部门支持下,通过召开培训会、现场观摩会和示范基地建设,向农户推广种植技术、派发药品,推广亚磷酸钾提高粉葛产量的技术。

趁着高校深入帮扶的契机,汤塘镇推动制定实施竹山粉葛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以“企业+高校+合作社”的模式,带动成立竹山粉葛行业协会,通过打造标准化种苗基地,差异化种植品种各异的竹山粉葛,以加工与销售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升竹山粉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喻国辉介绍,仲恺团队将与政府、企业紧密合作,重点关注竹山粉葛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品种提纯复壮、组培苗生产、无病种苗培育技术、提高药用成分的栽培技术、常温保鲜技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等,不断提高竹山粉葛的品质和附加值。

作为佛冈县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清远市地礼驿站三农服务有限公司,曾牵头制定清远市首个农村电商标准《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入驻商户管理规范》的标准。2022年,该公司牵头制定“佛冈县竹山粉葛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其销售的系列产品包括竹山粉葛面、竹山粉葛米粉、葛根杯茶、葛根粉等。

近日,位于佛冈县石角镇的清远市地礼驿站三农服务有限公司,打通了农产品港澳跨境渠道,首次以跨境电商方式将价值1.3万元的“转运星”牌竹山粉葛面出口香港和澳门。这是清远企业首次尝试将竹山粉葛做成的农副产品出口港澳,标志着清远农产品以跨境电商方式持续稳拓境外市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牵头,加快推进竹山粉葛科技小院项目建设,改造已闲置的竹山小学作为科技小院实体运作。与佛冈县汤塘中心供销合作社竹山粉葛专业合作社、清远市地礼驿站三农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为汤塘镇乃至佛冈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得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支持的产业还有很多。

在高岗镇的佛冈县德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几个大型铁棚与鱼塘格外瞩目,这里是退伍军人何道福饲养鸽子的地方。一列列整齐的鸽笼映入眼帘,“咕咕咕”的声音此起彼伏。

目前,高岗镇在产种鸽存栏约8万对,在建鸽场计划饲养种鸽5万对,加上本项目22.5万对存栏种鸽,高岗镇种鸽总存栏量达35万对,年产700万只乳鸽,直接销售收入达1.4亿元。

将鸽业打造成为高岗镇的农业支柱产业,是“双百行动”的又一重要行动。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从技术开发及培训,建设肉鸽示范基地,产业链资源整合方面为高岗镇提供支持,细化到制定肉鸽生产管理操作规程等标准一批,推动绿色健康养殖,协助高岗镇建立肉鸽标准化示范基地;整合肉鸽养殖及上下游全产业链资源,促进肉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链协同效应;积极转化学校专业技术成果,提高高岗镇农户种养殖水平……

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支持下,成立“广东佛冈园艺科技小院”,结合佛冈地形情况及农业特色,大力开展花果生态园建设、园艺植物新优品种推广应用、农业应用技术服务等工作,深化校企合作,惠及企业农户,有效推动佛冈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关

博士团走进佛冈校园

3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博士团走进佛冈课堂活动启动。

在今年春季学期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派出23名高校教师组成博士团,到佛冈15所中学、中职学校常态化开展乡村教育服务工作,以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开设科学教育第二课堂、提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骨干教师培训等领域为切入点,通过高等教育反哺基础教育。

活动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佛冈深化落实“双百行动”的又一举措,旨在通过高校教师在佛冈学校开展送教下乡和援教支教服务,帮助佛冈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为佛冈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点燃“引擎”。

“教师的课时、发表论文、获奖情况等个人成长信息零散,想有一个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来整理和记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郑建华与佛冈中学对接时,该校提出了需求。很快,郑建华团队就根据自身所长,开始着手为佛冈中学开发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佛冈校园建设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涵盖在“双百行动”里。今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高岗镇文化站,为18名乡村儿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老师通过“认识自己”“换个角度”“沟通艺术”“表达善意”等游戏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观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佛冈借助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讲和教师心理健康业务培训,以高校科研服务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图】罗沅琪 贺欢 黄林聪

【统筹】贺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