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农商银行:植侨乡而润沃土,尽精微而致广大

南方+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种力量始终坚韧不拔,有一种精神始终熠熠生辉。这种力量,源于对“三农”事业的执着坚守;这种精神,彰显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七十二载朝乾夕惕,七十二载春华秋实。自1952年成立至今,开平农商银行已经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七十二载。从最初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到改制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平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为开平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驱动力。

七十二年风雨路 农信蝶变展新篇

开平市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平县二区仁和乡信用合作社。受访者供图

爝火虽微,卒能燎原。1952年4月26日,开平农商银行的前身“开平县二区仁和乡信用合作社”应运而生,承担着解决贫农困难、促进生产发展、打击高利贷活动、稳定农村经济的历史使命,为民服务的种子从此深深扎根。

改革大潮,风起云涌。1996年,开平农商银行脱钩农业银行,真正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而后经历统一法人和改制组建农商行两大改革,经营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如今,开平农商银行已拥有52家网点,覆盖全市15个镇(街)及翠山湖高新区。事业队伍由起初的8名不脱产干部,发展到现在的600多名员工。他们服务在农村金融第一线,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续写着开平农商银行的辉煌篇章。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下同),开平农商银行资产总额363.4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87.26亿元,市场份额达30.12%;各项贷款余额208.29亿元,市场份额达31.29%。存、贷款规模多年稳居开平同业首位,展示着农村金融主力军形象。72年间,存、贷款规模分别增长681万倍、699万倍。同时,贷款风控保持稳定,不良贷款余额1.59亿元,不良贷款占比0.76%,很好地控制在1%以下,并持续向优。

党旗引领农商梦 党建铸魂强基石

开平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大局,党的建设工作展现出蓬勃生机,其领导力、影响力及团队凝聚力均得到显著增强。

筑牢党建工作基础。开平农商银行压紧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金融向党、农商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党建工作不断向深度拓展,打造了“碉楼下的党课”特色品牌;演讲视频作品《保护文明、传承文明、争做新时代文明人》荣获广东省属国有企业组优秀奖。在广东农信党建工作考核中,全省排名稳步提升,2023年度提升至第三名。

迈出“党建+金融”新步伐。以“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为抓手,抓牢“1+1+3”党建共建品牌建设,与15个镇(街)和翠山湖高新区、268个行政村(居)党支部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共建体系,全面实施“党组织共建、金融人才下乡、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整村授信”五大工程,驻金融特派员78名、金融村官268名,上线253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办理了超过80万笔业务;依托整村授信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以党建引领助推经营业务高质量发展。

金融活水润实体 助力经济展宏图

72年来,开平农商银行为开平经济保驾护航,服务实体经济责任始终在肩,目前信贷资源超八成投放于开平本地,2015年以来,每年纳税总额均过亿元,居全市前列,为开平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聚焦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为开平市农业农村局授信10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建设发展,并设立江门市银行业首个总行层面的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扶持开平市优之名马冈鹅、旭日咸蛋、大沙茶、绿皇肉鸡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推动三资监管平台合作,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开立在辖内乡(镇)、村100%覆盖;在全辖创建201条“信用村”,总体授信超65.41亿元,为村民提供便利的“家庭备用金”。截至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154.48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8.68亿元。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美丽侨乡的广袤乡野铺展开来。

聚焦普惠金融服务。专设普惠金融部,构建普惠便利型组织架构,实现业务响应“快”、决策速度“快”、落实执行“快”。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增量扩面”,完成各类客户信息采集建档共42.67万户,建档率100%;已开展授信贷款户数超22.39万户,客户授信覆盖率100%;贷款签约用款户数4.47万户,签约率26.38%。大零售贷款余额98.87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5.75%,普惠转型成效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开平农商银行还创设推广“商会+批量担保+商户用信”业务模式,成为省联社16种特色化业务模式之一。

聚焦制造业当家。一方面,持续加大金融供给力度,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87.53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为42.02%,是开平农商银行第一大贷款行业;另一方面,授信50亿元赋能培育壮大开平市质量品牌企业工程,深度参与“侨都质量贷”,对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品牌企业予以授信95户,授信额度27.36亿元,贷款余额22.35亿元。同时,积极宣传制造业贴息政策,切实让企业受惠,2023年累计申请19笔,授信19笔,授信金额3.48亿元。

2023年12月31日,开平农商银行捐赠支持的“农商欢乐夜”元旦跨年烟火音乐秀在赤坎古镇盛大绽放,助力打造开平文旅品牌。受访者供图

聚焦重点产业建设。在助力产业转移平台高标准建设方面,向开平市翠山湖产业园入园的70家企业投放贷款超21亿元,有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建同治同美。在高效推动开平市传统支柱行业转型升级方面,投放五金水暖卫浴、纺织制衣、食品、建筑等产业288户,余额36.17亿元,助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同时,大力支持打造开平文旅品牌,积极助力开平市旅游协会等文旅机构或项目建设,文旅产业贷款余额4.18亿元。

创新驱动转型路 开拓进取绘新篇

从农信初生到行社脱钩,从统一法人到改制农商;从一本账簿、一把算盘,到第一代农信卡,再到数字化信贷产品,开平农商银行的自我革新、升级迭代一直在路上。

推动数字化转型。上线IT资产综合运维平台、全貌透视的数字大屏、信贷管理系统4.0项目,部署了RPA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建设了信贷电子资料库,有效提升业务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此外,还推动智慧园区项目建设,结合开平市宏发高新产业园区需求,与省联社合作开发省内首个智慧园区场景的开放平台批量代收付接口,持续提升资金归集度和金融服务质效。

创新金融产品。发放江门首笔“真猪贷”,通过“政府支持+银行信贷+生猪活体+数码身份”风险控制模式,切实解决生猪行业信息不对称、金融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创新推出“商户e贷”“养殖e贷”“公积金快贷”等数字化信贷产品,突破性地推出了存单质押贷,并成功发放全省农合机构首笔线上存单质押贷业务。

创新金融服务。推出“智慧校园”项目,成立开平市首个“侨都微税厅——政银e税驿站”,在网点开设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窗口,在水口支行布设江门县域首个镇级信用报告自助查询代理点,不断拓宽政务服务领域。此外,持续优化融资服务模式,协助企业申请质押融资的贷款利息、评估费用等资金补贴,成功办理全市首笔商标质押融资业务。

金融为民显担当 服务民生筑幸福

开平农商银行强化使命担当、砥砺为民初心,始终与开平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金融的力量助力幸福生活,开启幸福新章。

金融便民。打通农村金融“毛细血管”,在52个网点的基础上,在各镇街设立43个金融服务站和15个分布在开平较偏远地区的助农取款点,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全天候服务。开平农商银行搭建起“网点+自助机具+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点+互联网金融”五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金融服务送达“最后一百米”。

金融富民。支持乡村振兴人才创业致富,对“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累计投入1.21亿元资金支持;支持本地美丽乡村农房建设项目,为水口镇后溪村民委员会提供5000万元整村授信额度,协助农户盘活农村宅基地资产,助推村强民富;深化政银企村合作,向超50家强村富民公司提供整体意向授信共5000万元,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开发“乐业五邑贷”,成功为某食品企业发放首笔“乐业五邑”创业担保贷款;落实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切实减轻借款人融资成本,惠及约4500户家庭。

金融利企。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2021年以来,主动承担客户贷款押品评估费用,进一步为企业减轻融资压力,共为客户承担评估费累计221.99万元;对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累计让利规模134.49万元,惠及客户数7818户;活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再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企业、农户生产经营和种植等融资需求,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15.08亿元。

社会责任显情怀 企业形象树标杆

72年来,开平农商银行以实际行动彰显社会责任与担当,积极构建富有农信特色的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一直以来,开平农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深度参与慈善捐赠、防疫健康、慰问孤寡老弱、爱心献血、创文创卫等活动,2013年以来累计捐赠超过500万元,连续多年获得江门市杜鹃花慈善捐赠奖。其团委广泛组织团员青年参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送温暖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展现新时代农商青年担当,被评为“2022—2023年度广东省国资系统五四红旗团委”。同时,该行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加强消费者权益维护,构建和谐安全金融环境。近三年累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超过800场次。

积极塑造企业品牌。开平农商银行致力传承“幸福”品牌,在岁月沉淀中塑造了独特的农信形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摄影比赛等,赞助全市小学生书画大赛,丰富市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同时,以宣传推动业务发展,提升品牌美誉度。比如《“幸福”品牌体系打造侨乡标杆银行》案例荣获中华合作时报社“2022农村金融品牌创新年度案例”。

大河奔流开新路,层峦竦峙争高峰。开平农商银行的72周年,虽已硕果累累,但仍风华正茂、勇立潮头。在新的起点上,开平农商银行将赓续奋斗,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自强自立,坚定不移走勤劳金融发展之路,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尽精微而致广大,努力打造“小而美”标杆农商银行。

【撰文】申红洲

【图片】开平农商银行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