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幸福驿站”!陆丰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很有料

南方+ 记者

“榕树四周徜徉着,依依不舍的晚霞,它给苍翠的绿叶,涂上一层金色的光华……”4月23日,一年一度的“4·23共读半小时”阅读盛宴如期而至,陆丰市博美镇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来朗朗诵读声,点石村的学生代表王雅琳正深情朗读她的个人诗歌作品《榕树》,台下30余名学生听得聚精会神。

如果说工业园区是“百千万工程”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那么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就是“百千万工程”文明建设的主战场。近年来,点石村始终坚持把关爱服务农村“三留守”群体作为一项长期民生工程,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独居老人平安钟、“430”儿童托管志愿服务、留村妇女文化素质提升辅导班、爱心驿站和微心愿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世界读书日主题开展了“4·23”世界读书日暨2024年粤港澳桂琼“共读半小时”活动。

陪伴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老师,这个题怎么解?”“老师我做完了,交给你检查”……在博美镇点石小学“430课堂”,志愿老师免费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辅导功课。

学校不远处,“咚咚咚”的鼓声从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出,舞狮非遗文化传承课堂正在同步进行。孩子们争相举起“狮头”,虽然他们身材娇小,但在志愿老师的示范指导下,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稚嫩的面庞因奋力舞动狮头而变得通红。

“几堂课下来,学生们能大致掌握扎马步等基本功。虽然还没达到表演的程度,但这样的课程学生很感兴趣,也能强身健体。”今年56岁的林齐是博美崇源醒狮馆的馆长,从小跟着老人们学习醒狮技艺,成为志愿老师后,看到这些孩子们就好像看到当年的自己,他希望多挖掘舞狮的好苗子,将醒狮文化传承下去。

下午4时30分是点石村小学的放学时间,由于村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年迈的爷爷奶奶无法辅导他们的作业,也无力支付托管班费用,孩子们放学后常在村埕、池塘等地玩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于是,点石村免费开办起了“430”托管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由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牵头、驻村帮扶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援建、点石小学教师志愿服务小队及大学生假期服务队负责实施,通过艺术课堂学习、作业辅导、素质活动开展等形式,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孩子无人照管、作业无人辅导的后顾之忧,获评2023年汕尾市最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老师免费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辅导功课。

除了“430课堂”教学点,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是孩子们的“阅读天地”。在实践站一隅,两排高大的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整齐摆放着红色读本、科学教育、儿童绘本等多门类近千册书籍。一旁的书桌上,孩子围坐在一起翻阅着自己精心挑选的书本,沉浸在科学家、革命英雄、少年榜样的动人事迹中。这些书既有帮扶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捐赠的,也有少数是学生们自己主动捐献的。

读书日当天,实践站还结合世界读书日主题开展了“4·23”世界读书日暨2024年粤港澳桂琼“共读半小时”活动。在志愿者的领读下,孩子们齐声诵读儿童诗歌《让我告诉你一个读书的理由》,以及孩子们的原创诗歌集《小石头的诗》。

“都说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有着与城市孩子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那些朝霞与落日、草木与花香、泥土与云雾、山川与河流,都是他们朝夕相处的朋友,也是专属于他们的最美妙的创作宝库。”驻汕尾陆丰市博美镇点石村第一书记陈汉澄向记者讲述了他鼓励孩子们创作诗歌的初衷,在他的推动下,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编印了《小石头的诗》一书,该书分为四季篇、家乡风物篇和童趣篇三个篇章,共收录了点石村学生的85篇原创诗歌作品。

随着读书氛围日渐浓厚,点石小学学科测评成绩在博美镇的排名也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回村里读书,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从15人升至45人。去年,乡贤们还捐资设立了奖教奖学基金,全力支持相关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长效化运营。“我们的复兴少年宫即将在下个月开课,届时会增设书法、合唱、美术、篮球等兴趣课程,打造孩子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素质教育的平台载体,点缀孩子们的多彩童年。”陈汉澄憧憬道。

激发留守妇女内生动力

“一撇一竖,对了,就是这样……”在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老师正手把手教学生写字。不同的是,这是一群超过40岁的妇女学生。白天,她们扛锄头下地、做插花手工、照顾孩子和老人,等到了晚上难得的自由时间,她们便重新捧起课本。课本上标着拼音、印着图画,为了便于认字,每个字有指甲盖那么大。

“村里一部分妇女不识字,也不会说普通话,平日里都是围着锅台、丈夫、孩子转,精神文化生活很匮乏。”点石村妇女主任刘忠说。

考虑到妇女们大都上了年纪,志愿老师便带头直接教她们写字,先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后是点石村、博美镇、陆丰市等地名,村里下发的通知、逢年过节求签的帖子等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文字都是最生动的教学内容。

今年60岁的林文珍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读过书,既不认识汉字也听不懂普通话,苦于看不懂路牌不会坐车,她几乎从未离开过点石村。为了能和步入小学的孙子用普通话交流,她积极报名参加了点石村留村妇女文化素质提升辅导班,用一个月时间学写了20多个汉字。“拿笔写字苦过拿锄头种地,不过学会后挺有成就感!”林文珍感慨道。

在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老师正手把手教留守妇女写字。

在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老师正手把手教留守妇女写字。

护航留守老人晚年生活

谈及近年来生活的变化,80岁的林美波颇有感触:“村干部对我们关怀备至,不仅给我们老人们免费提供午餐,还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为我们安装了平安钟,有事按铃就能快速获得救助。现在,村里跳广场舞的人多了,看书下棋的人多了,搓麻将的越来越少了……”

2021年以来,点石村将幸福食堂和独居老人平安钟作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打造,并通过定期上门走访老人、改善老年人活动场所、提供长者免费体检等惠老助老爱老服务,让村内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真正过上“吃饭不难、独居无惧、老有所依”的幸福晚年生活。

点石村幸福食堂。

目前,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有11支志愿服务分队,涉及政策宣讲宣传、医疗服务、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宣传、幸福食堂、“430”托管、农业生产咨询等方方面面,完备的志愿服务体系让村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点石村开展移风易俗“红事一束花”志愿服务,为新人送上一束鲜花和祝福,倡树文明婚俗新风尚。

“双百行动”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新的力量。今年1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大学共建的“双百行动”实践基地在陆丰市博美镇点石村乡村振兴馆揭牌。点石村乡村振兴馆位于点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旁,是汕尾市首家村级乡村振兴专题展馆,也是深圳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双百行动”驻陆丰市服务队的首个实践基地,设有“奋进百千万”“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振兴”等10个线下展区、1个新农人直播间功能区、1个VR数字展厅和1个村务党务管理云平台数字文化空间。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大学共建的“双百行动”实践基地在陆丰市博美镇点石村乡村振兴馆揭牌。

驻镇帮扶工作队定期联合志愿者上门走访。

驻镇帮扶工作队定期联合志愿者上门走访。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基地组织师生团队开展科技创新、技术培训、创新创业、实习锻炼,进一步挖掘乡村价值、开发乡村文化IP、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继续围绕儿童健康成长、老人健康生活、妇女健康发展目标,切实打通服务‘三留守’群体的‘最后一公里’。”陈汉澄说。

南方+记者 陈欣欣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