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
脸不对称可能是正常的
基因因素、发育情况等
都会导致左右脸有轻微的差别
但如果左右脸明显不对称
那可能是大问题!
吴先生(化名)今年48岁,10年前他的左侧额部长出了肿块,伴有轻微的痒感。当时他觉得问题不大,就没有去看医生。5年前,吴先生的左耳前和耳后也长出了新的肿块,形状和额部的很像,但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所以吴先生还是没太在意。直到3年前,吴先生的右面部又长出了新的肿块,而且这个肿块越来越大,导致他的两边脸看起来明显不对称。无奈之下,吴先生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部CT检查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额部、左耳周围、右侧脸颊部皮下不规则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并左耳病灶旁多发淋巴结肿大,当地医院建议他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在家人的催促下,吴先生终于在今年3月来到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因病情复杂,医护人员及时将其收入院。
入院后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IgE显著增高,在皮肤科主任谭德友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吴先生排查淋巴瘤、颌面部肿瘤及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等相关疾病。完善头面部MRI、免疫学、多部位皮肤活检及淋巴结活检等一系列检查后,经皮肤科全科多次疑难讨论及病理讨论、会诊等过程,最终确诊为“木村病”。
什么是木村病?
木村病又称为嗜酸粒细胞淋巴样肉芽肿,首先由金显宅等在1937年报道, 1948年日本学者木村对该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后被称为“木村病”,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无痛性的头颈部皮下肿物、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IgE升高为为此病的“三联征”。常累及骨骼、肾脏,累及肾脏概率为12~16%,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其发病可能和过敏、持续性抗原刺激激发特异性反应、自身免疫和感染等因素相关,如节肢动物叮咬、病毒感染、外伤等。好发于亚洲中青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7:1。这种病临床罕见,其诊断也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全球患该病的人,据统计仅约500余人
如何治疗?
木村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激素、免疫抑制剂)、手术治疗以及放射治疗。近年来,有文献报道辅助使用生物制剂取得良好效果。
病因明确后,目前,吴先生也正在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医生提醒
谭德友主任提醒,木村病临床非常少见,是皮肤科罕见疾病,极可能造成误诊、漏诊。对于有头颈部无痛性肿块伴淋巴结受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血清IgE水平增高“三联征”的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应考虑到木村病可能,完善病理学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此病虽好发中青年男性,但也有不少儿童患病的报道,对于小儿发于头面颈的无痛性肿块伴淋巴结受累,亦应警惕。木村病预后、病程长,极易反复,多呈进展性,目前尚无直接致死报告,但会累及会厌部,重要血管闭塞时,也可能危及生命。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建科30余年,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皮肤科协同基地、医院首批重点专科之一,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创建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中日医院毛发专病医联体单位、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皮肤性病管理分会合作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医疗联合体·南方光动力联盟单位,目前承担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工作,是市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室。
科室特色:科室下设皮肤内科、皮肤外科、美容皮肤科三个亚专业方向。集皮肤科门诊、皮肤科病房、激光美容治疗室、病理手术室、性病诊查及实验室、真菌实验室、过敏原检测室、皮肤镜检查室、光疗室、光动力治疗室、中医特色治疗室等于一体。开展超皮秒激光、光子嫩肤、点阵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果酸换肤、皮肤外科手术、中医特色治疗、皮肤及面部肤质检测等特色诊疗项目。
科室团队:皮肤科现有16人的团队,共有专科医生10名、专科护士4名和专业检验师2名。医师队伍中高级职称人员4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90%。每年门诊量达90000余人次,飞顿激光光子工作站每年治疗人次达10000余人。
先进仪器设备:皮肤科配有以色列赛诺龙超皮秒Picoway、以色列飞顿Harmony激光光子工作站、科英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云镜面部检测仪、重庆半岛Derma敏感肌肤修复系统、上海领检全自动过敏原检测仪、红蓝黄光治疗仪、窄谱UVB光疗仪、红外线治疗仪、308准分子激光、泡泡洗脸仪、射频治疗仪、CO2激光机、电灼机、光动力治疗系统、半导体超激光、全自动变速离心机、皮肤镜等先进仪器设备。
专家介绍
谭德友
皮肤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学会皮肤科学会委员
佛山市医学会皮肤分会副主任委员
佛山市医学会美容分会委员
临床经验:
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从事皮肤性病科工作30余年,在痤疮药物和物理综合治疗、性传播疾病(如梅毒、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的诊治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并对疑难及危急重症皮肤病(如银屑病、天疱疮、皮肌炎、硬皮病、红斑狼疮、重症药疹等)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疾病治疗范围:
痤疮、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色素斑等损容性皮肤病。
斑秃、脂溢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等毛发疾病。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银屑病、天疱疮、皮肌炎、硬皮病、红斑狼疮等免疫结缔组织病。
带状疱疹、寻常疣等病毒性皮肤病。
梅毒、尖锐湿疣、淋球菌性尿道炎、艾滋等性传播疾病。
皮肤美容咨询。
科研经历及荣誉:
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立项课题4项,在省级、国家级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著作3部,参与卫生部试听教材1部,获教学成果奖1项。
供稿 | 皮肤科 陈秋媚
审核 | 皮肤科 谭德友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