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板集合多订单,工程师在这里实现“硬件创新自由”| 寻找数字化标杆

南方产业智库
+订阅

本文收录于专辑#寻找数字化标杆#

在嘉立创珠海园区,自动化流水线上的“主角”,是一块块不到一平米的长方形板子,经过元器件焊接后,这些PCB(印刷电路板)将应用至大到飞机火箭,小到手机手表等生活中常见物品。

但凡是电子产品,就一定会有PCB的身影。因此,PCB也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而PCB的生产有点类似造放大版芯片的过程:把板子放大,可以看到其内部存在着密密麻麻的线路排布,就像密集交织的高速公路,仿佛在极小的尺寸上建造了一座井然有序的电路城市。

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前往嘉立创珠海工厂,对这个让百万计工程师实现“元器件自由”的地方一探究竟。

满足小批量订单

穿过长长的走廊,望向嘉立创车间,黄绿相间的指示灯交替闪烁。大多数时候,车间已经实现了无人化作业。

当一块完整的长方形板子从生产线尽头“吐出”时,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线路和针脚,而一块这样的板子,可能要应对多个订单。

PCB生产车间

PCB生产车间

这就是嘉立创开创的“打样/小批量模式”。何为拼板?就是小批量的客户很多,大家设计的板子、数量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嘉立创就把这些需求自动拼在一张大板上来生产。

“大家可以想象成一张报纸,上面有不同的板块内容。”嘉立创珠海工厂负责人说,当边角料都能被充分利用时,就大为降低成本,“就好比坐飞机,1人一趟,和200个人一趟,平摊到每个人头上成本很不一样”。

这也解决了工程师一个很重要的痛点:过去,工厂是不接小单的,即便像这些打样、小批量的订单就算接了,也是要排在大订单后面。交期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拖往往就是数周甚至数月。

现在,嘉立创的PCB交期可以做到最快12个小时,PCB+SMT可以做到最快24小时;打样的成本也从过去的几千元,逐步降到500、300、50元,甚至还能做到免费打样。

工厂负责人说,不同于部分同行采取的“协同制造”模式,即将生产外包到其他工厂,容易引发品质和交期不可控的情况,嘉立创坚持所有的产品自营制造,来保障品质和交期。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这些庞大的长尾需求不容小觑。招股书显示,2023年上半年,以及2022年、2021年及2020年,嘉立创公司营收分别为32.77、59.55、63.87和32.03亿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9.61%,其中,PCB在2020年-2022年收入占比分别为52.40%、50.35%和41.77%。

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嘉立创,其成长也是踩中了广东消费电子蓬勃发展的红利。

嘉立创成立于2006年,正值中国电子产业爆发,嘉立创创始人是电子工程师出身,因为深谙行业痛点,于是就建立了PCB打样和小批量模式,并通过持续不断的数字化投入,降本增效,拉大了业务规模。据说,嘉立创也是全球第一家开展PCB在线下单的企业。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PCB之外,嘉立创的另一大板块主要来自电子元器件,收入占比分别为42.62%、45.03%和49.79%。

嘉立创创立了元器件商城,也就是“立创商城”,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电子行业的“京东”,只不过京东卖的是全品类,而立创商城主要聚焦于元器件领域。

也就是说,如果需要一个定制的板子,那么通过嘉立创线上下单就可以实现从PCB设计到拿到一块完整的具备功能的产品;如果要的是一个成熟的通用产品,则可以直接在商城上购买。

同样是在珠海园区的元器件仓储,自动化流水线和工人紧锣密鼓地安排打包。从这里的订单快速触达全国各个角落。

目前,嘉立创在广东和江苏还拥有超过10万平方米的智能元器件仓储,以满足客户“小批量、多样化、快交付”的订单需求。

以低成本带动创新

得长尾市场者得天下,在这里,可以看到了未来工厂的模样。

一般来说,传统生产模式强调规模效应,于是出现了巨无霸的工厂。嘉立创另辟蹊径,走出了独特的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柔性生产模式,个性化与定制化成为现实。

SMT智能车间

SMT智能车间

工厂负责人提到,除了给客户带来直接的降成本效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激发了电子行业的创新创业。因为对于创业者、电子爱好者来说,大幅降低了他们的研发成本,变成了随时可以享用的、像水和电一样的基础便民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在线自助下单网站注册用户数超470万,2023年1-6月,公司付费用户超55万,处理订单数量超600万单。

嘉立创还提到一个故事:一家在香港的建筑机器人企业,就出于对硬件迭代的需求,专门把硬件团队搬到深圳,因为打样的过程可以快速缩短,“深圳集聚了很多机器人领域的科创人员,这与当下的硬件创新响应是分不开的”。

南方+记者  郜小平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