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这场学术研讨会给你启发

南方+ 记者

为提升社会治理与服务能力,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与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新形势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深圳大学等近20家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部制与新形势下社会治理以及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研讨会现场

聚焦新形势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在开幕致辞中,深圳大学副校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残疾人事业研究中心(基地)主任李永华强调,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促进社会工作创新发展、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促进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他指出,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是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俞可平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并希望与会学者借此机会深入交流思想,凝聚共识,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新形势下开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上午主论坛环节举行了两场主旨演讲。首场主旨演讲中,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原副院长李培林对基层社区治理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社区生活是走向强化还是弱化”之问。同时,对社区治理的有效机制、“小马拉大车”等做出反思。此外,其还谈到社区治理政策的新取向、新趋势,如强化基层治理工作的激励机制、向基层放权赋能、整治基层干部违法行为等。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在现有的四种社会治理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性治理是我国构建新格局的基本要求”,认为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可以从社会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参与矛盾调处和社会秩序维持着手。同时,他指出在“发展性治理”中社会工作角色的重要作用。强调发展型治理将发展理念与治理和服务结合起来,是建构有效社会治理的社会基础,也是我国建构新格局的基本要求。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翼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任务不同,当前改革的重点是对重要制度的继续改革。最后,他指出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激发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同作用、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研究智能社会生成的新风险、加强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建设、改进自治德治法治体系、将“五位”“一体化”建设等。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凤芝认为,对实践保持敏感性,关切实践中的主体机制,保持对这些直觉实践的理解,以及将社会主体处境性行动提炼总结为“实践性知识”是社会工作知识生产的需要。她提出,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的方法论、建构体系化的概念系统和研究范式、形成能层次递进解释并应用于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是目前社会工作学术界需要做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冯仕政认为目前中国学界面临着紧迫建设“中国式社会工作”理论的任务,从而强调应该以理论建设统一思想,完善考试、学位等机制体系。他充分阐释“中国式社会工作”的内涵是保持社会稳定、涵育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中国式社会工作”的外延包含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领域,以及倡导与化解两个方向。

人工智能渗透到公共治理过程中具有双面性

第二场主旨演讲中,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关信平深入阐述在宏观形势等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工作知识发展应包括提升社会政策质量、拓展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等方面,继而倡导要从深度挖掘传统、广泛总结本国的实践、继续扩展社会工作知识的国际交流、加强自主专业话语体系建构、扩大社会工作知识内容、传统社会工作领域扩大知识及内容六个方面来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知识生产方式从“本土化”走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王杰秀认为中国社区治理要与时俱进。他指出社区的双重定位——既是社会生活共同体,也是基本治理单元,强调社区治理要达到活力和秩序的统一、体现治理和服务的融合。他强调,社区治理的高质量发展和专业化得益于社会工作的支持,社会工作者驻站开展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指出,信息的数字化使社会连接彻底摆脱物质实体的束缚,数字智能化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了信息基础。他分析了人工智能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流程,指出人工智能渗透到公共治理过程中的双面性。积极一面,指人工智能扩大了公共事务信息的传播、使得大众获取信息更加准确方便、提升了公共政策的针对性和效率;消极一面则指人工智能的复杂算法使大众难以把握且具有一定的道德和伦理风险。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迎生提出了“大社会工作”下我国社会工作在对象、领域、功能、地位、主体等方面转型的趋势。他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在转型中面临专业性、 专业能力、项目工作人才队伍、管理协调机制、社会工作国际化和实务等方面的挑战。

当天下午进行了四场平行论坛,主讲学者分别带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变迁与治理、社区治理的韧性逻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教育创新、社会工作服务的转变、社会工作参与村落治理等主题分享,与会学者就这些重要议题展开了集中探讨。

南方+记者 孙颖  通讯员 池上新

编辑 栾艺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