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见“文”|海岛上的“书香气”
从珠海市区出发,坐船50分钟到达的桂山岛,这里有着珠海唯二的海岛小学。受城市化趋势的影响,桂山小学招收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现仅拥有72名学生。
跟外界想象的“艰苦”条件不一样,这所不足百人、远离市区的海岛小学,不仅有着宽敞的教室、专业的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的同时,还会定期开设非洲鼓、创意美术、绘本阅读、足球等艺术课程,阅读角更是遍地开花。
逐年递减的学生人数,与日益浓厚的文化校园氛围,让这个海岛小学反差感十足。“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阅读热情也越来越高。”该校校长莫国清说。
世界阅读日前夕,南方+记者走访桂山小学,与拥有30年海岛教育经验的桂山小学校长莫国清畅聊,一窥当下海岛儿童阅读文化现状。
“岛上现在的环境和30年前比,完全就是天差地别。很多老师刚分过来的时候,简直想跳海。”莫国清笑言。
莫国清回忆初到海岛的经历,依旧记忆犹新。“刚来的时候岛上是没有自来水的,你需要自己上山找水源,然后用胶管把水引下来。电力也是严重紧缺,常常晚上七点才来电十点就断电。”
在他的记忆里,连衣食住行都难以满足的岁月,阅读更是一件奢侈品“以前物资、书本等生活用品都必须要靠船才能从市区运过来,一天也就一两趟船才能过来,交通成本很高。就连我们自己也是经常一学期就呆在岛上,非必要不离开。”莫国清说。
“最早的时候孩子们除了教材,还是很少接触到课外读物。”他告诉南方+记者,那时候大部分学校配备的图书多来自社会捐赠。
“书的数量是不少,但是质量参差不齐。”莫国清举例道,捐赠类图书没有根据年龄年级特点配备,种类也是相对较少,还有很多读物不符合少儿读物需求,导致学生的阅读选择并不多。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国家对乡村教育投入的增加,在教育部、当地政府以及公益机构的帮助下,多数乡村学校的图书早已告别数量匮乏的时代,桂山小学也成为其中的缩影。
“随着岛上的建设越来越好,文化设施环境也越来越完善,孩子们的阅读资源愈发丰富。”莫国清表示,以往对于社会捐赠的书学校通常都是“照单全收”,现在则是更加看重赠书质量是否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
走进桂山小学教室读书角,随处可见的文学元素,造型朴素的书架上,摆放着上百册儿童读物,涵盖寓言故事、科教书籍、经典名著等,让学生畅游书海,尽享阅读之乐。
如何培养海岛儿童的阅读习惯?在莫国清看来,这是个不小的难题。他直言,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海岛儿童的阅读时间大都被碎片化的短视频、电子游戏占据和攫取,其阅读质量和阅读素养依旧有待提升。
“纸质阅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现在更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大人可以给予指导和陪伴。”莫国清告诉南方+记者,目前桂山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海岛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长连名字都不会写。
他补充道,由于工作的关系,很多家长需要经常出海,短则一两天,长则十天半个月。“我们有的孩子不到10岁,就已经能够非常熟练的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自己给自己做饭吃。”
莫国清指出,在阅读影响上,父母、老师、同伴是对孩子阅读习惯养成最重要的三类人,在缺乏父母阅读陪伴的情况下,海岛儿童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基本依赖学校老师的督促。
“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如果你连题目都读不明白,谈什么解题思路。”他坦言,即便是学校硬件条件能够跟上,现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与市区学生还是有一定差距。
学习成绩是其次,最令他担心的还是孩子的想象力问题。“阅读的意义并非文字本身,而是突破思维的局限。批改孩子作业的时候,我发现问题尤为明显,谈到职业、谈到理想和目标时,大家写的格外雷同。”莫国清说。
2019年,在万山区政府和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支持下,珠海市图书馆将“曙光公益”阅读品牌项目公益活动延伸至海岛,针对万山区海岛儿童,开展“海岛儿童·伴读在线”阅读关爱服务,为海岛儿童及家庭提供阅读主题分享及家长伴读培训等课程。
“阅读课程的形式很新颖,老师讲解的也很有趣,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方式。”莫国清希望,这些在孩子种下的“读书种子”,能够帮助更多的海岛孩子们实现“阅读自由”。
眼下的桂山小学,书香氛围日益浓厚。“班里有不少的同学已经把读书角的书全部读完了,还主动找我们要书单去看。”莫国清赞许道。
“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除了有好的阅读环境,还需要有好的阅读方法指导。”在“曙光公益”阅读品牌发起人、前珠海市图书馆借阅部主任师丽娟看来,“海岛儿童·伴读在线”将专业阅读指导师送到学校课堂,在带领海岛儿童阅读的同时,也让海岛居民理解并认同阅读的价值。
师丽娟表示,以往谈到推动乡村阅读的举措更多的是为学校赠书,随着乡村儿童阅读需求的转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公益机构能够提供更多的软性服务,政府机构、学校、老师等多方合力,进一步创新“阅读+”生态。
“从思想上认同阅读的价值,从技能知识层面提升阅读的技巧,才能更好推动海岛儿童阅读,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升华。”师丽娟说。
师丽娟举例道,在课程主题的选择上,图书馆会更偏向于与海岛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及文化需求贴合的内容,例如人际关系交往、自我安全保护、自然教育等内容。“既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又能为海岛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2019年以来,珠海市图书馆开展“海岛儿童·伴读在线”阅读服务超过37场,参与师生超5000人次。
随着珠海全民阅读工作的全面铺开,桂山岛居民也拥有了自己的文化阵地。与桂山小学仅一墙之隔的桂山岛文化中心,现在成为了岛上大小读者最爱的阅读场所。居民们手捧书本的阅读画面,也成为桂山岛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南方+记者 吴枫 吴冠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