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今日再访华,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观天下
+订阅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24日至26日访华

这是布林肯继去年6月之后,再度访华

此次,中美双方将讨论什么议题?中美如何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

布林肯。资料图片

布林肯。资料图片

1

看点一

中方主要聚焦五大目标

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通报布林肯的访华行程时说,布林肯将在北京、上海同中国政府官员会面,商讨一系列议题,包括中东危机、俄乌冲突、两岸关系和南海问题等

此次随布林肯同行的美国官员,包括4月刚结束访华的助理国务卿康达,负责国际麻醉品和执法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托德·罗宾逊,负责网络空间和数字政策局的巡回大使纳撒尼尔·菲克,以及负责公共外交事务的国务次卿伊丽莎白·艾伦。

布林肯。来源:新华社

布林肯。来源:新华社

美国国务院官员称,布林肯此行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在关键问题上取得进展;第二,明确、直接地传达对双边、区域以及全球性议题的关切;第三,负责任地管理竞争,以免导致误判或冲突

针对布林肯本次访华,我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负责人22日介绍了相关情况。

美大司负责人表示,布林肯国务卿此次访华,是中美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保持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加强国际事务协调的一部分。双方一直就此次访问保持沟通。4月2日,拜登总统同习主席通话时表示,希望安排布林肯国务卿访华。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美国加州斐洛里庄园,美国总统拜登迎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来源:视觉中国

对布林肯国务卿此次访问,中方主要聚焦五大目标

第一,树立正确认知。这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中美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我们始终认为,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也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中美两个大国,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更不能冲突对抗。中美关系应该稳下来、好起来,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美国加州旧金山,在美华人在会场外高举旗帜欢呼。来源:新华社

第二,加强对话。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在各层级各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接触,双方外交安全、经贸财金、气候变化以及执法、农业、文化等部门负责人通过访问、会晤、通话、工作组会议等方式保持互动,两军恢复沟通对话。旧金山会晤建立或重启的20多个机制性磋商持续运转。中方对话沟通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同时美方必须认识到,不能为沟通而沟通,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要幻想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同中方打交道

3月11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会长白莉娟在美国纽约参观“中美友好在广西”图片展。 为庆祝中美建交45周年,“中美友好在广西”图片展11日在纽约开幕。来源:新华社

3月11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会长白莉娟在美国纽约参观“中美友好在广西”图片展。 为庆祝中美建交45周年,“中美友好在广西”图片展11日在纽约开幕。来源:新华社

第三,有效管控分歧。中美过去、现在、将来都会存在分歧,但不能让分歧主导中美关系,必须对中美关系坚持全过程管理。美方尤其不能触碰中方在台湾、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等问题上的红线。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将重点就台湾、经贸科技、南海等问题阐明严正立场、提出明确要求

第四,推进互利合作。一段时间来,双方在禁毒、执法、科技、人工智能、农业、卫生、气变等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两国直航航班增加,工商界和地方省州往来密切,青少年交流活跃,文体互动热络,大熊猫保护合作有序推进。这些充分说明,中美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可以互利共赢,也充分说明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2024年4月17日 ,在美国纽约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中美双方代表出席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移交仪式。 中方17日在纽约接收美方返还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来源:新华社

2024年4月17日 ,在美国纽约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中美双方代表出席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移交仪式。 中方17日在纽约接收美方返还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来源:新华社

第五,共同承担大国责任。中美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特殊责任。中方在中东、乌克兰、朝鲜半岛等热点问题上发挥着建设性、负责任的大国作用,我们希望美方同样如此。

1

看点二

近期中美保持密集互动势头

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举行历史性会晤,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和成果,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年初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就中美建交45周年互致贺信,3月27日集体会见美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4月2日应约同拜登总统通电话。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美关系呈现止跌企稳的态势

今年4月,中美更是保持了密集互动势头。

4月4日至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问中国,其间再次强调美方不寻求与中方“脱钩”,愿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坦诚沟通,避免误解,深化交流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应对紧迫的全球性挑战,推动美中关系稳定发展。

耶伦。来源:新华社

耶伦。来源:新华社

4月11日,我外交部长王毅与布林肯进行了电话沟通,就中东局势看法交换意见。

4月14日至16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访华

4月16日,我国防部长董军应约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视频通话,这是中美两国防长时隔一年多以来的首次通话,双方就台湾、南海等问题展开实质性对话。

4月13日至2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市长伦敦·布里德对中国进行访问,其间前往上海、深圳等地。她表示对与中国合作的前景充满期待。

4月2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旧金山市市长伦敦·布里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来源:新华社

4月2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旧金山市市长伦敦·布里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来源:新华社

美大司负责人表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始终是中方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是中方处理今年中美关系的遵循。

1

看点三

探索中美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

尽管中美关系呈现止跌企稳的态势,但两国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也很突出

比如干涉中国内政

美日菲领导人4月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三边峰会,发表声明内容大肆炒作南海问题,在东海问题上无端指责中国,并妄言台湾问题。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有关国家操弄集团政治,坚决反对任何挑起和激化矛盾、损害他国战略安全和利益的做法,坚决反对在本地区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

比如对中国的经贸科技打压变本加厉

近期,西方舆论场有关中国“产能过剩”的论调甚嚣尘上,一些政客和媒体宣称中国政府补贴造成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产能过剩,中方为消化这些过剩产能,以所谓低价在海外倾销导致市场扭曲。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发言一针见血:“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当年,美国曾把中国向世界出口大量物美价廉产品称为‘产能过剩’,现在又给中国向世界出口新能源产品贴上‘产能过剩’标签。按照这个逻辑,美国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有80%用于出口,猪肉和农产品也大量出口,这种情况是否也可称为‘产能过剩’?”

在第135届广交会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展台,采购商在洽谈业务。来源:新华社

在第135届广交会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展台,采购商在洽谈业务。来源:新华社

美方抛出的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看似是经济概念,实质是虚假叙事,背后包藏的是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的祸心,旨在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

美大司负责人表示,美方顽固推进遏华战略,不断采取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形象、损害中方利益的错误言行,对此我们予以坚决反对反制

在美国国务院通报布林肯此次访华行程的同一天,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探索中美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

谢锋在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上发表演讲。来源: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谢锋在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上发表演讲。来源: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中国不赌美国输、不干涉美国内政、不干预美国大选,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美方是否也愿意与中方相向而行?”谢锋希望美方与中方共同努力,秉持让两国和世界人民放心的责任担当,展现把双边关系往好里处的善意诚意,拿出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举措行动,推动“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让中美关系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轨道向前发展

【整理】南方+记者 彭奕菲 郑幼智

【来源】新华社、环球时报、直新闻

编辑 余佩 张志超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