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早上9点,暴雨停了,阵雨间隙还有艳阳照射。
走进龙山镇下岳村,这座佛冈县受此轮强降雨影响最严重的村庄,已转移了900名村民离村,此刻静悄悄。河边的民房积水仍未消退,零星摩托车、小汽车进出村,三名警务人员守在下岳堤上防止意外情况。
江河水位暴涨,佛冈县龙山镇下岳村受浸。
粤北多地出现持续性强降雨,江河水位暴涨,北江干流下游出现特大洪水。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位于潖江与北江交汇口,多数村庄处于潖江蓄滞洪区内,“全县防汛压力基本都集中在潖江下游的龙山镇。”佛冈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黄培森介绍。
连日来,佛冈县全面压实防汛抗洪责任,各级应急力量全面下沉龙山镇防汛前线,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防御和抢险救援工作。
妥善转移村民至临时安置点
到今天早上9点,下岳村已转移了900名村民离村,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暂住,有的则去了附近的临时安置点。没有转移出去的年轻村民围坐在村口卫生站内闲聊作伴,等着洪水退去,好各回各家。
村民转移至普美学校临时安置点。
村民回忆到,这雨下了整整一周,眼看着河水快速涨起。
4月17日起,强降雨持续不断。佛冈县气象局共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快报1期,暴雨预警信号8次,雷雨大风预警信号5次,冰雹橙色预警信号1次,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6条,而全县防汛压力都集中在龙山镇。截至22日9时,龙山共转移群众2209人,涉及8个村(社区)。
上涨河水冲进下岳村民房。
“下岳村是龙山镇受灾最严重的村庄。”龙山镇党委委员温文飞与镇干部早早就下沉到下岳,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1日,潖江支流民安水水位上涨,水涌上了岸边的下岳村,致使村庄的房子入水,电线杆等电网设施受淹。为了避免带电的断线落入水中或变压器泡水,发生漏电危险,供电部门切断电源主动停电避险,对有条件的区域用应急发电车保供电。
水涌上了岸边的下岳村,致使村庄房子入水。
龙山镇位于潖江下游,潖江在这里汇入北江,对这里的村民而言,房子被淹已非新鲜事。“最担心的还是洪峰过境,导致北江水顶托潖江,河水越过堤坝淹到更多村庄。”龙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文亮做好了最坏的设想,镇上的转移行动和村民安置工作也在加快。
下岳镇村干部连夜垒砌沙包。
朱型花独居在家,原本在外打工的儿子想回来接她出去,但因为道路积水,也无法进村回家。面对洪水威胁,她感慨自己孤苦伶仃,害怕得手脚发抖,哭着把家电搬上二楼。21日下午,镇村干部开始挨家挨户敲门转移下岳村民。村干部和志愿者很快赶到了朱型花的家里,安排了专车将她送到附近的普美学校临时安置点,她这才松了一口气。
消防救援人员转移龙山镇受灾村民。
目前龙山镇已经开放了上岳村礼堂、普美学校、潖江中学三个大型临时安置点,就近安置受洪水影响的群众。佛冈组织党员志愿者进入安置点服务,安抚受灾村民情绪,给他们提供生活便利服务,用心做好各项后勤服务保障。
同样临时安置在普美学校,94岁的婆婆徐清对洪水来袭毫不紧张,“有地方住,有东西吃,有什么好怕的。”与徐清住在同一个教室的,还有高龄老人、残疾人和有慢性病的村民,安置点给他们安排了护工和更多志愿者,以便于更及时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
升级水利设施做足防洪准备
省预警中心21日发布提示,受强降雨影响,我省北江干流石角站可能将于22日20时左右出现特大洪水。21日晚,洪峰过境,“潖江龙山水文站出现最高水位20.91m,逼近警戒水位(21.00m),并无造成超负荷影响。”黄培森稍稍松了一口气。
从抗洪前线的党员干部神色上不难看出,面对今年特大洪水过境,低洼易浸的龙山镇全力戒严,但也稍显乐观,“背后得益于潖江蓄滞洪区工程完工与镇域水利设施的升级。”罗文亮介绍。
经过四年时间建设,潖江蓄滞洪区龙山镇域范围内,加固好下岳堤、良塘堤等6宗主要堤防,拆除重建5个电排站防止内涝,全镇防洪硬件实现质的升级。
潖江蓄滞洪区建设基础上,龙山镇还主动补齐防汛硬件短板。
2022年秋冬以来,龙山镇投入资金1536万余元,建设大小水利工程30余项,对西排圳等一批排洪渠、灌溉渠进行清淤,建设关前村赖家庄山塘防洪道等,全面覆盖中小河流治理、灌区水圳清淤修复、防洪减灾大型设施改造升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库维护、农村供水等领域。
汛前做足“功课”,汛时才得以“减负”。
洪峰过境后,下岳村积水逐渐减少。
洪峰过境后,潖江水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下降。“下午5点,下岳村里的积水比凌晨1点时降低了50厘米。”下岳村党总支书记朱炳南观察道。
尽管水位下降,天气预报显示本周降雨还在持续,各方下沉至龙山镇的救援应急力量仍不敢松懈,继续蹲点在各村居及堤防上,全力应对强降雨及洪水影响。
【撰文】罗沅琪 贺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