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南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必然要求。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省委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为引擎,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对县镇村各自的功能定位科学把握,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畅通经济循环的战略举措,是惠民富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对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迈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在“融”字上下功夫  

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广东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土地碎片化一直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百千万工程”要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要整合碎片化耕地,适应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打造现代化农田。要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农田,提供高质量农产品,要对高质量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品牌塑造打造特色产品,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尤其是城乡接合部和示范农田片区要挖掘特色文旅产业,通过做优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资源融合发展,推动资源双向流动、互通余缺。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广东要下大力气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加速,但资源向农村流动仍有不足,要致力于打破资源向农村流动的体制障碍,让社会中的资本、技术、信息、人才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矿产资源、渔业、林业等资源充分结合,最大程度激发出生产效能。  

实施服务融合发展,推动服务下沉一线。“百千万工程”要帮助打通资源配置“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县。通过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为县域扩大税源、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奠定资源优势。要把服务产业发展到镇,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血脉。“百千万工程”要推动产业到镇形成“一镇一品”,推动乡镇建立“企业+农民合作社”新型商业模式,提高镇域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帮助“企业+农民合作社”解决实际困难。要推动服务金融下沉到村,“百千万工程”要帮助农户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通过把农田保险,农产品期货等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提升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要把金融服务网点延展到村,把普惠性金融助学贷款、扶贫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金融支农产品下沉到村。  

在“协”字上做文章  

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布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广东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元,连续35年位居全国第一,拥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万亿元级城市,但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旧突出。实施“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上多做文章,要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薄弱地区倾斜。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也要提高自身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如粤东要加快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粤西靠近北部湾、海岸线长,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粤北地区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林业和文旅产业。  

协调高校帮扶力度,发挥高校所能。实施好“百千万工程”,高校的力量不可小视。2023年8月,省教育厅成立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高校联盟,并派出114名高校干部驻县开展服务帮扶工作。要协调好高校帮扶力度,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为强化广东城乡区域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要充分利用高校科技优势推动县域产业体系建构、培育和转型升级;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协助推进乡村布局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利用高校智力优势挖掘乡村价值、镇域品牌和县域经济,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决策咨询。  

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社会的力量不可缺少。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推动民间投资,引导资本下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服务;要通过“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带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流向乡村;要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在“共”字上见成效  

推动县镇村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域共富。“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县镇村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域共同富裕的总抓手。要在“共”字上见成效,着重抓好县域经济,全力以赴夯实县域经济这个中国经济的基础,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和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统筹起来,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让农民增收、让圩镇更美、让县域更强,绘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和全域共同富裕新图景。  

建立新型帮扶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要推动建立共建、共享和共赢的新型合作机制,推动结对双方找准制约县域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结合点,依托县域地区资源禀赋、特色产业、经济结构和区位条件,利用帮扶单位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等强化产业发展,在突出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基层人才培养培训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素质、参与集体经济运营探索建立共享机制等方面深化合作,在实现互利共赢中共谋广东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之路。  

用好侨务资源,凝聚侨商力量。广东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是华侨大省、侨务大省。“百千万工程”是贯通城乡牵动万家,事关乡村振兴、事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事关群众生产生活、事关广东共同富裕的头号工程。实施好“百千万工程”,要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讲好“百千万工程”故事;要充分发挥“侨”资源丰富的优势,激活侨商侨胞资源,鼓励侨商侨胞把先进的理念、优质的资源带回家乡,为家乡在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出谋划策等方面贡献力量,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党史特别委托项目“共同富裕视域下的新时代广东精准扶贫实践探索”(GD22WTF03-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省党建研究会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建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依托‘百千万工程’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2024BKHQ139)研究成果]  

【作者】楚恒体(广东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义丰(广东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责编】李育蒙

【频道编辑】周丽娜 莫群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赵媚夏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4年第7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周丽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