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汇天闯“上天”|一“企”同行
很忙,很忙,赵德力很忙。
“以前就很忙,现在事情更多了。”作为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从技术研发、单打独斗到转变为管理者、带领团队的他还在适应新角色的变化,“好在有一群专业的人和我一起战斗”。
4月18日,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落地广州大学城。当天,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完成了一次低空飞行演示。以后,它或许会成为人们“打飞的”出行的交通工具。
“很多人喜欢看科幻片,我们在科幻片里看到的都是向往的东西。为什么不把它做出来?没有人做,我们做到了,就能开拓一个新的领域。”谈话间,他仿佛还是那个驾着飞行摩托上天的“敢死队员”。
如今,小鹏汇天已经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从一辆“会飞的摩托”到量产在即,从0到100,引领这队“闯关者”的,正是这一股想要闯一闯、试一试的劲头。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
这个人有点“疯”
这个人有点“疯”。
这几乎是每一个听到赵德力创业故事的人的初印象。
赵德力也承认自己“很疯狂”。不是科班出身却想造飞行器、冒着生命危险开自制飞行器上天、没有钱卖掉房子也要继续创业……每一件事拿出来似乎都是佐证。
“疯狂”的动力来自内心梦想的种子。
一片茫茫的芦苇荡——这是在洞庭湖畔长大的赵德力的童年印象。小时候,他经常看到有载人的飞机定期到芦苇荡来播撒农药,由此萌生了飞行的梦想。
“那时候就想,要是自己也能像电视里一样,能有黑猫警长的飞行摩托,或者孙悟空的筋斗云,就可以飞上天了。”
赵德力的第一架航模是2008年在网上买的,那时他已经通过开饭店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有一天在广场上看别人玩航模,心里那个梦想‘砰’的一下又出来了。”
航模玩得溜了之后,赵德力又萌生了做产品的想法。“当时市场上相关的产品不多,我就拉了一个团队,在2010年研发了一款叫‘全球鹰480N’的遥控直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燃油直升机。量产之后销售情况也不错,一年能有两三千万元的销售额。”
一步步接近梦想中的蓝天。赵德力又去学习了三角翼和直升机,其间一个新的想法又萌生了。“我能不能做一款电动的,像哈利波特的扫把或者黑猫警长的飞行摩托,只要场地允许,可以实现一键垂直起降,还能自动驾驶,而且容易上手的交通工具呢?”
团队都觉得他“有点疯”。大家觉得,原来公司发展方向挺好的,应该继续努力,而不是为了一个“不靠谱”的想法去折腾。
但赵德力却觉得“伟大的创新往往需要一点疯狂”。2016年,他给自己历经艰难造出来的飞行摩托起了一个充满东方神话色彩的名字——筋斗云。
之后在2016年—2018年,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和成本都放在了研发飞行摩托上。“测试飞行了1500多架次,摔机50多次。那两年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最后把房子也卖了,一家人租房子住,到最后甚至连螺旋桨摔坏了都没钱买。”
赵德力也想过放弃。“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就想着最后再坚持一天,再多调试一下,飞行器就会飞得好一点,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
2018年,飞行摩托终于试飞成功,使用自动驾驶功能可以实现自主飞行降落,但赵德力还想亲自坐上去“飞一飞”。
“我们最初的梦想就是要人坐上去飞,但真的要上了,还是很犹豫。”赵德力清楚记得,那是2018年6月,还有3天就是母亲的70岁生日。于是,他买了一张火车票回老家陪妈妈过了一个生日,“说了很多好话,生怕以后没有机会”。
“我一定要把它飞起来,飞起来就是一个里程碑。”抱着这样的念头,赵德力在广东的一个测试场地开始了首次真人试飞。
测试场地是一片草地,周围都是围墙。赵德力飞起来后才看到外面很多人拿着手机在拍。“我真正感受到了自由,风吹过身上每一个毛孔,感觉自己像一只鸟儿,在空中自由翱翔。”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
“梦想战队”
感受到了凌空的自由,赵德力的飞翔梦还在躁动。“这么好的产品,我能不能通过资本,让它规模量产,让更多人能飞起来?”
相比于过去的每一步,这个梦更大了。“我一己之力是搞不定的,想要更多人一起和我做这件事情,首先要让更多人知道。”赵德力开始频繁参加综艺节目、在网络上发布飞行摩托相关的视频产品等,吸引更多的关注。“多一次拍摄、多一次曝光,就可能多一个机会。”
“疯狂”的梦想也吸引着一群热血的追梦人。
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总设计师王谭2018年加入了赵德力的“梦想战队”。
王谭毕业于韩国东西大学,学习工业设计专业。在专业人士看来,赵德力设计的飞行摩托虽然“飞上了天”,但“太丑了”,王谭提出要帮忙设计一个“好看一点的”。一来二往之间,王谭成为了这个梦想的“总设计师”。至此,凭借着出色的设计,小鹏汇天多款产品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
团队还在东莞搞研发时,赵德力给公司起名叫汇天。从汇天发展到小鹏汇天是在2020年。那年7月,赵德力和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相遇了。
那时,团队刚成功研发一款四轴八桨、可搭载两人的双人版飞行器。赵德力见到何小鹏第一句就问:“先聊还是先飞?”何小鹏爽快地说:“先飞。”随后,两人便在空中兜了一圈。
赵德力回忆,两人几乎没有费太多时间便达成了一致,一起来完成这个梦想。
有了助力,梦想实现的步伐走得更快。同年10月,小鹏汇天从东莞搬到广州,同时启动研发旅航者X1和X2,半年时间就实现试飞。
何小鹏曾经送过一幅致敬莱特兄弟的画给赵德力。“可能全中国有一两百人搞飞行器,就你一个健康活着的,被我找到了。早期莱特兄弟试飞的时候,每次上去都有可能摔死,但是人类真是伟大,在巨大创新面前,人类会有豁得出去的胆量。”何小鹏说的话,赵德力至今仍印象深刻。
如今,小鹏汇天的团队从最初的16个人发展到有近千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85%,平均年龄33岁。随着专业力量的不断加入,赵德力也从搞技术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我要做的就是让团队成员更轻松、更开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来和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小鹏汇天公司里,员工正在工作。
“未来中国的飞行汽车将卖到全球”
风来了。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一波接一波出台,产业的关注度也跟着来了。
这阵风,赵德力等了11年。他坦言,风口来得比他预计的早。这对整个行业都是一针“强心剂”。
“终于有机会满天飞了!风口来了就意味着政策会有倾向,会有空域给大家飞,会有应用场景,会有更多商业化的路径。”赵德力充满期待。
全球做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做飞行汽车的公司不少。这一次,赵德力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
“我们做既能够路行又能飞行的产品。”赵德力说,路行要满足汽车安全法规,飞行要求极致轻量化,这两个方向在很多细分技术领域是相悖的。如果能兼顾路行和飞行,这么重的东西飞起来是一个巨大挑战。
难是难,但赵德力想得很清楚。“从商业逻辑来看,汽车是To C的,而飞行汽车同样需要To C场景。eVTOL和车进行组合后,就能有更大的想象空间。长远来看,未来所有汽车都有机会飞起来。”
目前,小鹏汇天已研发出旅航者X2、旅航者X1等产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为公司后续的量产产品积累研发、飞行测试等数据和经验。
接下来,赵德力将目光投向C端,这也是小鹏汇天商业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今年1月,小鹏汇天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亮相美国CES展。在现场,王谭宣布,另一款“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于2024年四季度开启预订,并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
“如果顺利实现,意味着‘陆地航母’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个人用户量产交付的分体式飞行汽车。”王谭兴奋不已。
面向量产这个目标,挑战依然艰巨。“分体式飞行汽车一年至少要规划1万台的产能,但此前从来没有一个飞行器大规模量产。辅材、工艺、测试等方面,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赵德力说。
但赵德力那股不怕难的闯劲儿又提起来了。“我们一路上克服了各种困难才走到今天,所以现在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我们最终还是会战胜它们。”
万亿级“低空经济”蓄势待飞,赵德力将其视为一个全新的起点。“我相信,中国有机会成为飞行汽车领域最有竞争力的国家,未来中国的飞行汽车将卖到全球。”
自从飞行摩托试飞成功后,不少国内外的媒体机构来找赵德力拍摄。每次有海外媒体来拍摄时,他总是铆着一股劲儿,飞得特别高。“我想给全世界看看我们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
而今年参加CES展时,赵德力几乎什么都没有做,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就将小鹏汇天的展位围得水泄不通,快门的声音几乎不间断。赵德力感觉自己离那个“卖全球”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但这一次,实现梦想的路上不会太孤独。他现在有近1000人的团队,他评价这支团队“有梦想,并充满自驱力”。
赵德力的同事、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就是一个被他的梦想感染的人。
“也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我相信,未来所有汽车都是有机会飞起来的。”仇明全认为,从城市到郊区、机场到高铁站、城际之间,未来飞行汽车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丰富。
赵德力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航模,墙上挂着一幅字,写着“星辰大海”。那是赵德力的向往,但他认为,这也是全人类的向往。
“飞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赵德力笑着说。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
【记者手记】
蓝天和阳光是对勇者的馈赠
洞庭湖畔的一个小小少年,抬头仰望无边苍穹,心里萌生出飞行的种子。对飞行器一无所知的他,一步步造出了自己心中的“筋斗云”;冒着生命危险“飞上天”,他看到了旁人不曾看到的风景,感觉自己“像鸟儿一样自由”。
赵德力的创业故事有着传统东方的浪漫色彩。“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美丽的风景难得,要看到奇伟瑰怪的风景,就要走人迹罕至的路。赵德力一路闯关的创业经历,似乎也如此。
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到底要不要走?赵德力的答案是走!他走的注定不是一条寻常的路。头顶上方就是一片鲜有人涉足的赛道,他选择了向上闯,在经历风雨之后,终于收获了蓝天和阳光,这是对他勇气的馈赠。
他知道,这是一条难走的路。把赚来的钱都砸到了研发上,造出一款产品飞成功了,又想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他找准突破口,铆着一股劲,终于等来了将梦想吹起的那阵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赵德力的创业历程恰似无数个民营企业家的生动缩影。从改革开放至今,正是有着一批批时代的探路者、闯关者,凭借着敢闯敢拼的冒险精神,拼出了一个全新的、向上的时代。
他们了解闯关的难,但却从不避难,风雨无阻勇往直前。只要风一来,无数颗梦想的种子就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向着阳光生长,最后成长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参天大树。
无论什么时候,时代总会馈赠勇敢的闯关者。如今,市场海阔天空,我们也需要更多的闯关者、更多敢闯敢干的企业家,闯出一片新的天空。
【开栏的话】
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5.3%,广东进出口首破2万亿元、增长12%。亮眼的“一季报”背后,离不开每个企业练好内功、力争上游、赶超一流的骨气和志气、担当与作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从企业家到产业工人,从“我”到“我们”,仍需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知重负重,一“企”同行,以卓越的企业文化涵养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一‘企’同行”融媒体系列报道,深度挖掘优秀企业文化的典型事例,敬请垂注。
【策划】黄灿 王义军 郎国华
【统筹】王溪勇 陈韩晖 王海军
【执行】袁佩如 赵兵辉 张由琼 李细华
【采写】南方+记者 宾红霞 许宁宁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张令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设计】丁薇薇 吴颖岚 谭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