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文化遗产讲好“罗浮山下的思政课”

南方+

文|杨兴 李帆

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文章和重要讲话精神,“罗浮山下的思政课”通过讲好故事,打造具有体验特色的大思政课,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不断开发建设,已经形成惠州思政教育品牌。

让罗浮文化遗产讲故事

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罗浮山下的思政课”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书本,在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中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感知、用情理解、用心领悟,打造以情景式体验为特色的大思政课。

罗浮山自然、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可用于大思政课教学的实景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开发利用罗浮特色实景大思政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助推大思政课入心,持续凝聚共识,推进广东始终走在高质量发展前沿。

用罗浮文化讲好大思政课重点是要在“大”上做文章,“大”的核心内涵并非“多”,而是“体系化”,这其中包含“大思政课”的“工作体系和课程体系”。这两大体系要充分依托罗浮山本土自然、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持续开发,形成惠州特色。

构建共建共享的工作体系

为构建共建共享的“罗浮山下的思政课”工作体系,惠州学院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从教学内容到师资队伍,从激励机制到安全保障,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打造了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有力度又有深度的大思政课建设环境。

“罗浮山下的思政课”由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牵头建设,充分发挥以美化人的专业优势,深入挖掘罗浮山本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确保内容兼具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过程中校宣传部、教务部、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协同工作,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工作体系。

在共建“罗浮山下的思政课”中,确保工作体系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严格教学内容审查,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主流价值;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建设,提升其政治觉悟、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确保课堂传播正能量;同时要严格执行教学纪律,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规范有序。

共建共享工作体系生命力在于“共享”,“罗浮山下的思政课”通过成果共享激发内生动力。这其中,教科研项目立项、专项奖励基金、职称评审政策,教学成果评定、教学工作量核定等保障一线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重中之重。

构建罗浮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构建罗浮文化特色的高校大思政课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充分认识实景教学的重要优势,发挥罗浮山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让罗浮山本土文化遗产发声,缩短学生与真实环境或自然景观的心理距离,让真实场景与自然景观以其生动直观、可触可感的特性,成为激活学生认知的“活教材”,通过全方位、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提升了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用好罗浮山革命文化遗产,“生动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用好罗浮山人文景观,将其开发成思政教育“活教材”,力求深挖内涵、创新内容;用好罗浮山传统融入实景教学,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感受价值、启迪智慧、锤炼体能、体验劳动、理解中国道路。

(杨兴系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李帆系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广东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会本科分会“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建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