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境电商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推动贸易数字化的重要力量。作为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各地正加快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著名侨乡江门是其中之一。
“江门工业门类齐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发展跨境电商很有潜力。”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先庆接受南方+专访时表示,江门可从拓宽产品流通渠道、优化跨境电商服务、打造江门名优产品品牌三方面着手,持续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快发展。
南方+:近期省商务厅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实现大幅增长,对此你怎么看?
王先庆:广东是世界工厂和出口大省,发展跨境电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过去,出口主要是走海关传统渠道,现在,不少企业的出口渠道已转变为跨境电商,或者直播电商等方式,这种方式的变革说明广东过去的产业优势正在新形势下体现出来,这种循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正在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道路,说明广东制造业和广东流通业都在发生变革,呈现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内外贸一体化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特征。
南方+:近年广东跨境电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你认为背后有哪些动力支撑?
王先庆:广东跨境电商高速发展背后至少有四重动力作为支撑。一是随着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有力保障了全省电商发展的物流需求。二是广东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一直是对外贸易和进出口的主要通道,发展跨境电商有先天优势。三是广东改革开放走在前列,一大批对外的企业主体先行先试,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四是广东互联网经济发展较快,有效带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南方+:商务部提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作为外贸第一大省的广东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一发展模式能给地方带来哪些机遇?
王先庆:“跨境电商+产业带”这一模式是广东创新的发展模式,分布在各地的优质特色产业带,是广东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些产业带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优势,借助跨境电商,持续向全球市场输送商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创新和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工业经济加“数”发展。
南方+: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江门正在探索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你认为江门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王先庆:江门是著名的侨乡,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在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方面很有潜力。一方面,江门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跨境电商的基础比较扎实。另一方面,江门具备门类齐全的扎实产业基础,比如金属制品产业、食品产业、智能家电产业等颇具代表性。其中,又以水暖卫浴产品最为出名,出口至欧洲、南美洲、澳洲、中东、东南亚及香港等地,这些产业是发展跨境电商的核心优势。有了这些核心产业和优质产品,无论是电商主体还是电商主播都可以吸引过来。不足之处主要是目前江门跨境电商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缺少龙头电商平台的带动,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南方+:你对江门推进跨境电商加快发展什么建议?
王先庆:建议江门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第一,进一步强化生产和流通协同发展的理念,既要重视生产,也要重视流通,深刻认识发展跨境电商的意义,引导相关企业真正投身到跨境电商事业中,让江门更多名优产品乘风出海。第二,持续优化提升跨境电商发展的条件,提升基础配套,优化海关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打造江门名优产品品牌,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内网外网双向发力,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不断在全球市场上提升江门名优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力。
南方+记者 任龙
◎相关链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