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百出的“秦朗丢作业”闹剧:复盘一个段子的失控链条

南方周末
+订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小学生把寒假作业“丢”在异国他乡的卫生间里,结果仍被“热心的成年人”万里迢迢送回这个段子,编得相当高明,也显示出在数字化经济时代,网红对网民的心理特点和浏览偏好拿捏之精准。

刘鹤

责任编辑 | 陈斌

近日,曾数度登上热搜的“网红在巴黎机场卫生间捡到小学生寒假作业”的事件终于水落石出。经过公安机关查明,网红徐某某(网名“Thurman猫一杯”)策划、编造了“在巴黎机场卫生间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的视频脚本,后网购寒假作业本并用手机拍摄相关视频在多个网络平台传播。目前公安机关已对二人及所属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并对其账号进行了阶段性禁言。同时,在该事件发酵、传播过程中,自称“秦朗舅舅”借机炒作牟取流量的网民杨某也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整件事情本身并不复杂,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个网红编造了网络段子用于博取眼球和流量,但这个段子病毒式的发酵、传播和变异很快超过了她的预期,也很快失去了她的控制,让她不断地用新的谎言去圆旧的谎言。在造成了一定社会影响,消耗了很多社会资源之后,她因此遭到了处罚。但当我们复盘这件事的整个传播链条,仍然能发现很多值得深思的现象。

漏洞百出的“高明”乐子

欣赏人或动物的幼崽“不自量力”地挑战成人世界并因此失败,是成年人恒久的快乐源泉之一,无论是熊猫幼崽爬树时摔了个跟头,还是人类小孩试图模仿大人时的滑稽行为,都能引发我们的会心一笑,因为这精准地触发了我们作为成年人的“得意”。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小学生把寒假作业“丢”在异国他乡的卫生间里,结果仍被“热心的成年人”万里迢迢送回这个段子,编得相当高明,也显示出在数字化经济时代,网红对网民的心理特点和浏览偏好拿捏之精准。

但从常识和逻辑的角度来看,这个“高明”的乐子实际上漏洞百出。在任何国家的机场中,工作人员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在未经登记核实的情况下,自行决定把其他乘客遗失在机场的财物交给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外国旅客,并委托他物归原主。这显然是将前现代小环境里熟人社会“捎人捎物”行为的逻辑,错套入现代国际航空服务业情境里的产物。

笔者也曾在国际机场的卫生间中发现过疑似其他旅客遗留的物品,得以了解机场处理相关问题的方式。不同机场之间的流程大同小异,都是先礼貌感谢,然后告知笔者无需接触该物品,稍后会有工作人员前往确认、登记后进入失物招领流程。

那么,为什么这个段子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编得相当高明,从常识和逻辑角度却又漏洞百出呢?实际上这正是流量时代的特点,正是因为网民在面对网络信息时越来越看重情绪价值,而非其真假,所以网红在编造段子时只需要迎合网民的心理,而不需要更多地考虑常识和逻辑。甚至在公安机关处罚“Thurman猫一杯”的公告评论区中,仍然有网民理直气壮地表示,被骗了也无所谓,反正自己已经乐过了,根本就不在乎事件本身的真假,这样一条评论居然还得到了数百点赞,部分网民的虚无心态可见一斑。

争相下场和推波助澜

经知情网民反映,网红“Thurman猫一杯”并不是第一次通过迎合网民喜好,编造段子拍视频博取流量。这本身就是她熟稔运用,并赚得盆满钵满的流量密码,她这次的“翻车”跟大量争相先下场和推波助澜的大V有关。

仅统计新浪微博一个平台,就有二十个以上的“蓝V”(即经过认证的正规媒体)出现在“秦朗丢作业”事件的传播链条中,在该事件登上热搜后,它们迅速追逐热点,争先恐后加入了该事件的发酵和传播过程中,还借关注之名,在转发和评论中插科打诨,调侃当事人“秦朗”。

短视频时代真假段子满天飞是当今网民的共识和常识,“秦朗丢作业”本身也是这样一个真假难辨博君一笑的段子。正是因为这些具备一定权威性、有责任保证其传播内容真实性的正规新闻媒体争相下场和推波助澜,才使得该事件带上了某种权威背书,也就自动具备了某种真实性的滤镜,把这个段子的传播推向新的高度的同时,也使得段子的始作俑者“Thurman猫一杯”彻底失去了对传播的控制。

在这种骑虎难下的境地中,如果“Thurman猫一杯”出面承认段子系编造,那么就意味着她不仅戏弄了网民,也戏弄了媒体。因此她选择了继续说谎,并试图用新的谎言去圆旧的谎言,直到被彻底揭穿。

作茧自缚的“Thurman猫一杯”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其粉丝数量和日常流量巨大的数个账号遭到禁言,必然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在某种程度上是她应得的,但这一事件也值得相当多的人反思。

新闻伦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为了完成水涨船高的粉丝增长量、浏览量、转发量等指标,诸多媒体必须逐流量而动,更多地参与进网络热点的传播和互动中去。至于这一热点是否与本职工作有关、内容是否庸俗无聊、热点事件本身是真是假,都要为工作的KPI让道,笔者当时专门撰写了《政务新媒体也来“挖呀挖”?迎合低幼化会消解自身权威性》一文予以了批评。

而参与各类网络热点的传播和讨论,必然存在着引发“舆情”的风险。而“秦朗丢作业”这一事件恰恰严重消解了众多媒体的权威性,还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在“Thurman猫一杯”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后再次翻炒相关新闻,这样的媒体并不在少数。在“只要流量”的偏颇导向下,一个漏洞百出的段子最终演变成一场满地鸡毛的流量闹剧,是对我们整个社会的一次讽刺。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校对 胡晓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