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期大额存单“断货”,“存款特种兵”该如何操作?

289财经热点
+订阅

长期限存款产品已经成为银行负担?近日,招商银行停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记者了解发现,不仅仅是招商银行,多家银行的5年期大额存单已经难觅踪影。

中长期限大额存单“下架潮”的背后,是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展望未来,银行仍有动力主动优化负债结构,将部分高息存款产品发行控制在较低水平。

01

“消失”的长期大额存单

招商银行APP显示,当前“大额存单”有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和2年期等期限产品,但最长期限为2年期,存款年利率为2.15%。

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招商银行客服,客服方面表示“大额存单3年期和5年期产品开展限额供应”。一位招商银行理财顾问也告诉记者,当前有5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年利率为2.0%,招商银行“近几年都没发行过5年期大额存单”。

消失的5年期大额存单并非孤例。工商银行的官方APP显示,2024年第一期5年期个人大额存单年利率为2.4%,但参考剩余额度是“售罄”。但3年期个人大额存单年利率为2.35%,当前仍有额度。

建设银行的5年期大额存单同样不见踪影,但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2.35%。农业银行的“三年以上”大额存单同样只有三年存期的产品,其年利率为2.35%。

如今,5年期大额存单消失已是普遍现象。记者了解到,广州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有的已经“售罄”,有的显示额度还充足,但5年期大额度存单已无选项。

目前不少银行的三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依旧在售,但利率几乎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产品持平。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20万元起存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为2.35%,与整存整取3年利率相同。

甚至出现了大额存单利息不如定期存款的“倒挂”现象,如平安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5%,20万起存,而同期的存款整存整取利率为2.6%,起购金额为1万元。

02

银行的息差“保卫战”

存款是银行的立行之本,作为“吸金利器”,各大银行的5年期大额存单为什么消失不见?光大金融市场部宏观组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年来,银行下调定存利率、压缩调整大额存单,旨在减少定期存款负债成本,以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

随着存款利率的多轮下调,银行业的净息差持续承压。以招商银行为例,其自2020年以来,净息差就处于下降通道,在2023年下降到2.15%,较2022年下降了25个基点,为近5年来的历史低位。受此“拖累”,2023年招商银行营收14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在招商银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王良就谈到,继续扩大低成本负债资金来源,避免负债成本上升。

在利率下行趋势下,银行不愿意为长期存款支付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近两年居民存款热情较高,银行存款规模增长较快,而贷款投放难度较大,银行吸收长期存款的积极性不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持存款高利率将成为 “包袱”。“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更大幅度调降存款利率、努力提高活期存款占比、持续优化贷款结构等来对冲息差压力。”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近期,银行暂停发行大额存单,就是努力管控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的又一个尝试。

为此,进入2024年后,多家中小银行密集调降了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幅度集中在5基点至45基点之间。以潮州农商银行为例,自2024年4月1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下降55基点至1.55%,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下降30基点至2.05%,五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下降25基点至2.1%。

目前国内银行业的净息差收窄,是市场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69%,已经跌破《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临界值。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净息差也分别较上年下降了31个、31个、30个、16个、20个、19个基点。

为此,不少银行也提出将加强对存款成本的控制,以应对息差收窄压力。如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在业绩会上展望,2024年净息差仍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将持续推动负债成本下降,促进低成本结算类资金的占比不断上升。同时,对高成本的存款压降力度加大,包括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三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等。

民生银行副行长兼董秘李彬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整体的存款成本相对较高,要努力拓宽低成本稳定资金来源。

03

存款利率下行趋势不改

继续降低存款利率仍将是未来的“主旋律”。

分析认为,定期存款、大额存单这种无风险投资品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存款利率继续下调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去年末国有行、股份行利率下调以来,小部分地方性银行并未跟调到位,接下来可能会继续下调各类存款利率。

周茂华分析,“只要目前银行负债成本及净息差压力不减,银行仍有动力主动优化负债结构,部分高息存款产品发行将控制在较低水平。

“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进一步表示,不同的银行由于市场竞争、客户定位、负债结构等因素有所不同,调整存款利率的节奏、幅度各有不同。

这种情况体现在部分区域性银行身上,基于自身战略诉求,不急于压降高息负债,以获得更高的存款份额,如近期山西、贵州、山东、安徽等多地银行正在积极发行大额存单,逆势揽储。以广东华兴银行为例,其大额存单2024年第325期(新客专享)年利率为3.2%,这款针对新客户的大额存单于4月20日结束募集,相比该行整存整取5年期存款的2.45%利率高了不少。

但总体而言,全球主要央行即将步入降息周期。薛洪言表示,我国继续降息的概率较大,为稳定银行息差水平,更大幅度调降存款利率是必然选择,未来大额存单发行利率会随存款利率逐步下移。“在这个过程中,大额存单产品的吸引力也会逐步下降。”

对于追求“稳稳的幸福”的储户而言,董希淼建议,在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尽快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投资者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

薛洪言认为,考虑到优质投资品愈发稀缺,持有一定仓位的黄金做长期投资,或是不错的选择,中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逢低进行布局。着眼于未来三五年,在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升温等背景下,黄金仍有望延续亮眼表现。站在中长期投资的角度,权益型基金也是不错的投资品种。

南方+记者 黎华联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