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质量发展浪潮滚滚,新质生产力势在必行。2024年以来,东莞各镇街(园区)纷纷根据当地现有优势,谋划新质生产力的破题之法。在东莞这座科创制造强市,新质生产力如同催化剂,正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释放创新潜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未来产业的抢占布局,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生生不息的新动能。作为东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东莞各镇街(园区)有何作为?如何探路?即日起,南方+东莞各区域共建频道联手推出“寻道新质生产力”栏目,持续挖掘报道一线新实践。敬请关注!
近日,工信部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出炉,东莞市10家企业入围,新增数量全省第一。其中,塘厦的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成为寻道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塘厦镇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塘厦将全心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先进制造体系持续做大,力争2024年突破6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增1—2家国家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约250家;加强对21家上市后备企业的服务,力争2024年新增1家A股上市企业。
奥海科技
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
位居全球前列
先进制造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塘厦镇委、镇政府的大力培育扶持下,奥海科技作为在塘厦扎根多年,逐渐从一家小企业逐步成长为上市企业,是塘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位于蛟乙塘社区的奥海科技创立于2004年,2020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能源应用创新型企业。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奥海科技已获批成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智能终端充储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建国家级CNAS认证实验室,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目前,奥海科技在全球拥有四大研发中心,16家分支机构,覆盖了北美、欧洲、亚洲等市场,员工超7000人。该企业充电器年销量超2.1亿只,稳居全球前三。
2023年,广东力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是塘厦镇第6家上市企业。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20多年来,奥海科技通过全方位布局,以“技术立企”为战略导向,深耕技术研发,聚焦关键和核心技术,突破高功率充电器的极限,大功率小型化充电器,以68W氮化镓超薄充等产品先后荣获红点产品设计奖与产品荣膺当代好设计大奖,无疑是对公司坚守技术创新和工业设计创新的最好证明。“只有技术过硬才能致力于成为能源高效应用的全球企业,才能为用户实实在在带来便携体验和快充体验。”
近年来,奥海科技将积极发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技术融合,为行业发展提质增效,突出专精特新发展,建设专精特新技术立企典范。而作为产业重镇,目前塘厦拥有近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580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2家,国家“小巨人”企业9家,数量分别居全市第2和第4;全镇研发投入费用达19.57亿元,总量居东莞全市第3。
奥海科技
打破信息壁垒
剑指新兴海外市场
自2004年成立发展至今,奥海科技在全球已经成立了16家分支机构,拥有超7000名员工,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奥海科技的手机充电器产品自2021年起全球市占率超15%,居全球第一。
2015年前后,奥海科技在持续开发欧美发达国家客户的基础上,开始将目光转向智能手机渗透率较低的新兴市场。这一“苗头”主要源自日益增多的印度订单。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的提高,印度进入了智能手机的普及阶段,又缺乏可以生产高功率快充充电器的厂商。“对于我们来说,这存在着广阔的市场。”奥海科技副总裁赵超峰回忆道,“一系列的因素驱动我们乘借‘一带一路’春风,到当地投资筹建生产基地。”
2017年, 奥海科技在印度的生产基地(印度希海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工厂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拥有超过1500名员工和13条自动化产线,主要生产手机充电器、适配器等。目前,奥海科技在印度7年的发展成果显著,销售收入保持着稳步增长。
国家“小巨人”企业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的自动化设备车间。
投资设厂深耕本土
力争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有了在印度投资设厂的成功经验,奥海科技“走出去”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2018年,奥海科技把境外投资延伸至“一带一路”共建的印度尼西亚;2019年,印尼奥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园区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拥有超过1100名员工和14条自动化产线。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终端如手机、IOT以及服务器电源等。
如今,奥海科技在印度与印度尼西亚的生产基地均拥有全新自动化生产线,配备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MES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设备与工艺制造在当地均为领先水平。“企业对‘一带一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许。目前公司正规划在越南地区投资建厂,已委派专人开展实地考察、选址、商务洽谈等,增资扩产布局正快速推进。”赵超峰说。
近年来,塘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镇建设,将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水平,加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力争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力度,引导企业用足用活用好相关惠企政策,助推“专精特新”企业深耕专业领域,聚焦主业、做好实业,在各自细分产业赛道上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接下来,塘厦一方面将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改造现有的生产力,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动能,催生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塘厦将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更多优质科研机构在塘厦布局,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以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载体,构建4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能级指数型增长,进一步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加强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培育,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开展“智改数转”,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凤凰岗版块鸟瞰图。
南方+记者 朱晋
群二维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