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丢巴黎”系编造
此前,有一名千万粉丝博主发布视频称,在法国巴黎捡到两本国内一年级学生的寒假作业,并喊话“一年级八班秦朗”。
视频发布后,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其间,还有自称“秦朗舅舅”的男子开直播,吸引大量网友观看,后经证实“秦朗舅舅”系蹭热度摆拍。
男子冒充“秦朗舅舅”蹭热度被行政处罚
4月12日晚,杭州警方通报:“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系策划编造。涉案两人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案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12日,涉事博主发视频道歉。
据最新消息,13日下午,自媒体博主“Thurman猫一杯”多平台账号已被封禁。
人民日报:
造假歪风必须刹住
今年春节假期,“秦朗丢作业”曾占据多个热搜榜单,众多自媒体竞相跟进炒作,衍生出“秦朗舅舅”“西场小学”等多个话题。如今警方调查结果公布,事实证明“秦朗”没有丢作业,反倒是一些“网红”和自媒体,丢掉了起码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
近年来,自媒体造假层出不穷。从女骑手“深夜送餐被盗电动车崩溃大哭”,到“被妻子抛弃的丈夫带娃在街边摆摊还债”,相关视频事后均被证实为蓄意摆拍,涉案人员被依法处罚。
然而,处罚警示之下,造假摆拍、炒作的行为仍时有出现,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计后果、不择手段。一些“网红”自媒体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只要有流量,就可以不管不顾,为此不惜制造对立、传播焦虑,挑战底线、激化偏见。他们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流量,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的却是负面影响,污染了网络生态,败坏了社会风气。
一些“网红”自媒体公然造假骗流量是表象,实质是其背后的“推手”为了逐利,丢掉了道德和法律底线。“流量变现”的真正逻辑,应当是用优质靠谱的创作,更好地向公众提供有品质、有营养的内容,赢得立得住的长久流量,从而获取相应的正当收益,绝不能变成一味博取眼球而丧失底线。对于自媒体和MCN机构而言,无数事实已证明,无底线追求流量,最终只会被广大网友抛弃。
道德底线不能踩,法律“红线”不能碰,自媒体造假歪风必须刹住!
管理部门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不久前,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通过摆拍场景等方式,制作“扮穷”“卖惨”内容博眼球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自媒体”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信息陷阱”、无底线吸粉引流牟利等问题。对无底线的自媒体和机构,必须严格依法处罚。
网络平台和媒体机构要增强责任担当,坚守内容品质,提高甄别能力。不能未经核实追逐网络热点,不能被流量带偏、为虚假内容推波助澜。对热点内容,网络平台应当尽到核实甄别的责任,不能任由虚假内容扩散放大。
一个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秦朗丢作业”事件,就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十分典型也发人深思,我们应当坚决向这样的行为说不,用“零容忍”的态度让造假者无路可走,共同守护社会的真善美。
中国记协: 网红反思完了,还有谁要反思?
类似事件不是这一期,出现问题也不是第一次。网红反思完了,还有谁要反思?
平台该反思:算法服务商业价值无可厚非,承担社会责任则是基本要求。“什么火就推什么”“什么火就往热搜上放”不利于打造一个清朗安全的公共空间。对于热点信息,因其关注度高、占据大众注意力多,更应加以甄别,与创作者进行核实,及时发现造假攫取流量的行为。对于破坏舆论生态、干扰公众视听的内容及账号,平台应果断出手,运用各种方式加以限制和处罚。
媒体要反思:为何把虚构的闹剧变成了全网刷屏的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显然杜撰的剧情不是事实。一些新闻工作者反映,这次事件中的博主本身惯于靠搞笑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动作博出位吸眼球,编辑可以从账号往期推送、网红浮夸打扮等许多角度发现“不是新闻是剧本”的端倪,进一步核实判断。但许多媒体没有守住底线,“别家发了、流量不错”成为转引的标准。做新闻,必须守住报道真实性底线,对事实认真核查,对疑问多问几遍。如若不然,容易在追求流量过程中,落入“虚假新闻”陷阱,发出格调不高的稿件,损害自身公信力。
最后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面对网络舆论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空间?
舆论场公共空间集工作、生活、娱乐、休闲等各种信息为一体,应叫人“舒适”,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平台应运而生。它们创新传播形式、渠道,极大提高了人们在信息公共空间的“舒适度”。但在其中,不能一味迎合人的低级趣味。
一些博主靠造谣传谣、编造“闹剧”、卖惨、断章取义、捕风捉影、传递有害信息博取流量。这些“新黄色新闻”格调不高、真假难辨,欺骗大众感情、损害舆论生态,甚至败坏社会风气,必须引起警惕。
事实上,公共空间不乏有格调的好作品,它们展现文化之美,分享珍贵画面,记录一刻感动,饱含哲理、蕴藏知识、荡涤心灵。
一个健康的公共空间,应通过传递和生产好的、有价值的作品,陶冶大众情操,满足审美需求,将流量引向辛勤耕耘的优质内容创作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营造良好氛围,凝聚精神力量。
编辑 | 青年君
来源 | 广州青年(ID:gz_gqt)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平安西湖、江苏警方、广东共青团、中国记协
合作、投稿 | gzqntg@163.com
转载请注明 | 广州青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