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从化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闻名遐迩的珍稀温泉被五湖四海的人们所喜爱。如今,从化已发展成为宜居安居、创业乐业的“热土”,越来越多的外地甚至外籍人士选择从化,把从化当成他们的“第二故乡”。区融媒体中心特派出专访队伍记录他们的故事,聆听《他们为何选择从化》,从他们眼中,发现一个更美的从化。
这一期,
我们来到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起来听听公司
如何扎根从化20余载,
成为塑料领军企业的故事。
“从化是我们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好地方,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福地!”
1998年,聚赛龙创始人郝源增看中了从化的潜力,在这里创立了聚赛龙公司。扎根从化20余载,聚赛龙成改性塑料领军企业!
扎根从化创业奋斗
聚赛龙技术链迅速崛起
“起初创业时主要是想要实现国外改性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为中国的家电和汽车行业解决材料的使用来源问题。”郝源增说。初期,恰逢国内小家电行业快速发展,但家电用改性塑料主要依赖进口,郝源增发现了该领域的国内技术空白后,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高光聚丙烯等系列家电用改性材料,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郝源增说:“公司在从化成立以后,很快研制出了很多高性能的产品,并广泛应用在家电和汽车上,替代了系列进口材料。”这一创新使得聚赛龙迅速崛起,成为家电行业的首选供应商。经过20多年的发展,聚赛龙产品覆盖汽车、家电、电子电气、卫浴、5G通讯、医疗等国家支柱性产业领域,能够在技术、质量、服务、供应等方面全方位地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价值的改性塑料综合解决方案,并一直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家电、汽车制造商开展深入合作,以创新模式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通过自主研发,聚赛龙取得了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如“功能化改性聚碳酸酯材料制备技术”“免喷涂易清洁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突破为聚赛龙的产品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使其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截至目前,聚赛龙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71件,其中国外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获得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15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6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79项、广东省名优产品5项,广州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4项,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80余项,参与起草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团体标准20项。
深耕从化创业热土
聚赛龙产业链加码提速
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广州赋予从化的使命任务。要实现从化的绿色崛起、弯道超车,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不断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在扎根从化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聚赛龙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打造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据了解,聚赛龙公司已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并组建一支行业经验丰富、专业背景扎实、创新能力强、人员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2018年,研发中心下属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2023年公司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今年春节后,聚赛龙公司再次深耕从化这片创业热土,在鳌头工业基地聚宝片区拿到了38亩工业地块,专业从事新材料领域改性通用塑料、改性工程塑料、改性特种工程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的工作。本次取得产业用地充分保障了公司增资扩产的需求。未来该地块将建成总投资达2亿元、年产值约6亿元,聚焦绿色环保材料、超轻高强材料、高碳复合等新材料领域研发的产业项目,助力改性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携手从化创业福地
聚赛龙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初,省、市、区先后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不仅吹响了新一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更为从化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据介绍,聚赛龙计划在现有研发部门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转化平台。持续关注特种工程塑料、绿色环保材料开发、超轻高强材料开发、高碳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开发等方向。
“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在科技产品规划方面,一是持续加强关于汽车的新量化材料、低气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二是在当前双碳经济的背景下,重点关注光伏产业、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新兴领域周边的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开发;三是关注塑料领域的高质化循环利用材料的开发,包括植物纤维增强材料等。”聚赛龙副总工程师、研发总监袁海兵说,聚赛龙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关注最新的产业、技术进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动从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王瑞君 刘芳
视频:胡东和 刘芳
编辑:莫静贤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