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时长共1分36秒)
“快,头后仰,拿纸巾堵住……”鼻出血是生活中的常见情况,外伤撞击、天气干燥或者疾病因素出现流鼻血时,不少人第一反应会是将头后仰并用纸巾堵鼻孔,甚至用冷水拍脑门。南方+记者向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林宏浩了解到,上述方法都是错误做法。
据介绍,当出现鼻出血时,应该尽量保持冷静,首先应坐下来,微微低头、身子前倾,不能仰头或平卧。流入口中的血液应该尽量吐出,避免吞咽下去后刺激胃部引起呕吐。接着,可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两侧鼻翼,压迫止血5~10分钟,也可以用棉球或纸巾塞入鼻腔增加压力,再捏鼻压迫止血。还可以使用冷水毛巾或冰袋冷敷在额部、鼻部、颈部或枕部,促使血管收缩,减少流血,达到止血目的。
林宏浩提醒,如果经过这些压迫止血和冷敷辅助15分钟后仍不能有效止血,或者出血量大无法压迫出血,或者短期内反复鼻出血,应该立即前往耳鼻咽喉科就诊。这是因为,不同原因导致的鼻出血,出血量差异较大,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很多人可能认为流鼻血是因为上火了,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林宏浩介绍,人的鼻腔表面有一层黏膜覆盖,负责维持鼻腔呼吸、调节温度等生理功能,而黏膜内有着丰富的血管,当血管破裂时就会造成鼻出血。
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以及发生鼻腔异物、鼻外伤、频繁擤鼻、剧烈喷嚏、揉鼻、挖鼻等物理损伤,都有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而除了鼻部本身疾病之外,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的血管压力过高,各种血液病、服用抗凝药物、肝病和化学物或药物中毒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内分泌功能异常,或者维生素C、K、P及微量元素等缺乏时,都可能引起鼻出血。
医生提醒,如果经常性流鼻血或鼻涕中常带血丝,需要及时检查血常规,并且到耳鼻喉科进行鼻内窥镜或鼻咽纤维镜检查,看是否有相应病变。如果有外伤,可能还需要进行X光、CT等检查。总之,频繁流鼻血可非小事,日常生活中,读者们也可以多了解鼻腔疾病预防知识,做好日常护理。
南方+记者 彭深
通讯员 郑瑞年 连亨杰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