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2024年顺德区中小学“卓越课堂”暨第三届陈村好课堂“良师优课”教学研讨活动——道德与法治专场在陈惠南纪念中学举行。活动吸引了一众省、市、区教研员及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名师课堂展示更是令不少师生表示收获满满。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学校供图
活动伊始,来自伦教培教小学的优秀青年教师李莼与来自陈惠南纪念中学的中学一级教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备课组长梁灼婷,就分别进行了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我们受特殊保护》、七年级下册《法律为我们护航》的课堂展示,为在场师生带了精彩的教学示范。
以小游戏导入,李莼为南涌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氛围轻松的课堂:借助相关的法律条文及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以课前小调研+课中小组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写下《我有我力量记录表》,将责任意识落实到日常的具体行动中;再用一首《点亮未来》,为此次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
而梁灼婷则将课堂分为了酝慧、萌慧、集慧、展慧、创慧五个阶段,通过调查作业先激发学生兴趣,辅以热点事件的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中,充满趣味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在玩耍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陈村镇伍艳萍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南涌小学教师林楚欣表示,这两节课可谓“定位精准”,围绕着法治观念,两位老师重视思维认知,引导学生多元化学习,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直观,为学生搭建了思辨的桥梁。广东省特级教师、佛山市名教师江海平评价,两位教师展现了高超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课堂上的教学设计流畅有序,情境化教学生动活泼。
陈惠南纪念中学校长杨立雄。学校供图
此外,东平小学道德与法治备课组长谭慧仪还以《筑梦育人路 铸魂润心道》为题,分享了科组建设方面的经验。
“课堂是主阵地,抓住课堂就抓住一切。”佛山市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叶丽珍分享了自己对卓越课堂的见解,她表示在顺德发布“教育二十条”的背景下,卓越课堂更要突出一切为了学生这一理念,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教学文化。
陈惠南纪念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组长曾文勇介绍了该校道法科组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卓越课堂量化表建设的经验。据悉,在传承原有的“531慧学课堂”的评议标准的同时,该科组还制定了道法科组的卓越课堂观察量化表试行版,更侧重学生发展、注重学习过程。
国家级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陈惠南纪念中学校长杨立雄表示,卓越课堂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一体化培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的课堂,有助于让理想信念的种子扎根生长,期待能在顺德看到更多学理清晰、方法多样、鲜活生动、活动多元、评价多元的卓越课堂。
顺德区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魏盛宝表示,接下来,顺德将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专注打造卓越课堂,促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取得成效,推动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
该活动由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顺德区陈村镇教育教学研究室承办,陈惠南纪念学校教育集团和顺德区杨立雄特级教师工作室协办。
【撰文】张艳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