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方案,开工南珠(中)城际中山至珠海段、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站城一体化工程,共同服务并承接深圳及大湾区其他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外溢……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有望在今年迎来更多进展。
4月12日,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珠海市委书记陈勇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报告披露一系列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最新动作、规划。
一个最新信号是,主动领命、一马当先,珠海将自觉承担起珠西战略启动点的核心重任,在牵引珠西、粤西地区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担起“头雁”责任,激活“雁阵效应”。
珠西战略启动点
上月,省委常委会到珠海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珠海工作,强调珠海要着眼全省发展全局,切实担负起加快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和粤西地区发展的责任,下功夫做大规模、做强实力,提高品质、提升功能,向北聚合、向西辐射,不断提升发展能级,更好履行“头雁”责任,激活“雁阵效应”。
“这里面蕴含着珠西和粤西地区在‘再造一个新广东’战略推进中权重增加和对珠海牵引带动珠西、粤西紧迫性更强两重含义。我们要从珠西和粤西在‘再造一个新广东’战略推进中权重增加来理解这一使命任务。”陈勇表示。
当前,珠江西岸的大港口、大石化、大装备、大工业将跃升为未来全省增长的重要动力源,珠江西岸新一轮的系统性增长已露端倪,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重大支撑正逢其时。
“省委把珠海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就是把珠西战略的启动点放在了珠海。”陈勇表示,“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应当主动领命、一马当先,在带动珠江西岸片区加快发展中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
珠西战略,正在成为牵引珠西、粤西地区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的重要命题。而联动港澳、连通世界的起点就在珠海。
担起“头雁”责任,激活“雁阵效应”,珠海首次提出将构建起面向未来发展格局的五大圈层维度:
——第一个圈层,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包括珠海、中山、江门、阳江等;
——第二个圈层是粤西城市群,把湛江、茂名和广西北部湾的城市纳进来;
——第三个圈层是祖国的大西南地区,包括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
——第四个圈层是东南亚国家和南海岛礁;
——第五个圈层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珠海提出,将要立足于这五个圈层增强就近带动牵引、向外引流聚能,为向更高的城市能级迈进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协同发展新信号
自《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于去年底正式发布以来,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备受瞩目。如今,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有了更多积极信号。
信号一,珠海将打造与核心城市相匹配的门户枢纽。着眼提升珠江口东西两岸对接联动效率,珠海提出,将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八横十一纵”高快速骨干路网,提速推进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项目,谋划联通深圳方向的快速通道,提升珠江口东西两岸对接联动效率。
全方位激活贯通空港、海港、口岸枢纽功能,珠海将通过空空联运、陆空联运、陆水联运等方式加强与香港、澳门的对接联动,持续拓展“经珠港飞”等新模式,推动珠海机场发展国际业务,壮大高栏港国际航运,牵引带动西江干线内河航运,打造有标识性的高端冻品集散交易中心,推动形成陆海经贸新通道。
信号二,珠海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此次珠海将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城市空间转型、功能提升。加快西部中心城区建设,打造经济中心和产业交通物流中心,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城市中心,打造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
信号三,珠海将当好引领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火车头”,推动珠江口西岸一体化发展。全会报告明确,将加快完善规划协调、政策协同、事项协商等机制,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对接融合,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
珠海也将牵头编制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方案,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开工南珠(中)城际中山至珠海段、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站城一体化工程,合力打通市际联结大通道、珠海中山等交界地区“断头路”,畅通互联互通的毛细血管。
在产业合作层面,强化与中山、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发展对接,协同做好唐家湾与中山翠亨、富山工业园与江门银湖湾等相邻地区的产业布局,促进优势产业联动集聚,共同做大产业规模。强化一体对接,共同服务并承接深圳及大湾区其他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外溢,促进形成东西两岸互促发展格局。
南方+记者 林郁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