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谢先群:多措并举推进肇庆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也是构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底座。  

肇庆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先群在接受南方+专访时表示,当前肇庆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推动县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打造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  

南方日报:肇庆将如何推动高等与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加快打造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  

谢先群:肇庆是广东省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2021年以优秀等次创建成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目前建设有理工、商贸、医学、演艺、航空、农业等多种学科的职业院校,形成“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多维融合”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科种类和办学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办学能力水平乘势而上。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受访学校 供图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受访学校 供图

为加强统筹,优化中职教育布局,肇庆出台《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教育提升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的通知》《肇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工作实施方案》《肇庆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建立肇庆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了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机制,各部门责任清晰,县(市、区)域协同推进,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强大合力。  

此外,围绕高鼎端科教走廊规划,肇庆大力打造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肇庆学院新校区一期项目进展顺利,直接在原校周边规划1124亩土地建设新校区,让校园面积获得倍增;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肇庆医学院已经通过高校设置委员会审议,正在等待教育部公示评审结果;广东金融学院在肇庆谋划筹建国际商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着力扩容提质发展;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加快二期建设,推进智慧教育、大学科技、高新产业“三园融合”。  

肇庆学院。受访学校 供图

肇庆学院。受访学校 供图

受访者供图

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  

南方日报:肇庆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哪些举措提升教学质量?  

谢先群:第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肇庆市基础教育“区域研训、视导提升、技术赋能、特色建设、项目引领、教师发展”教研六大支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出台《肇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借助深圳对口帮扶力量,每年开展骨干教师、教研员及校长培训,确保五年完成一轮全员培训。每年组织开展肇庆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活力。  

第二,以应用为驱动,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撑体系,推进“智慧教育”服务。继续深入开展广东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逐步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开展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和“双师课堂”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研究,打造肇庆市数字教材应用示范校;建立肇庆市教育大数据基础平台,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组织全市师生参加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基础教育精品课”市级遴选活动和广东省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等。  

南方日报:肇庆将如何推进“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  

谢先群:2023年,肇庆印发实施《肇庆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1+6”系列支持政策),在全省率先启动“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以“组合拳”方式全力破解县域基础教育的短板弱项,高位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发展县域普通高中。去年以来,肇庆安排了市内12所优质高中托管帮扶12所县中,争取省安排了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等4所深圳优质高中帮扶肇庆4所山区县中;指导四会市引入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托管四会中学。今年将在去年基础上,推动四会华侨中学等8所县中校舍维修及设备购置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二是着力扩大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给。2021年以来,肇庆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大力扩大学位供给,全市累计新增公办学位9.48万个(幼儿园0.94万个、义务教育8.27万个、高中0.27万个),提前两年超额完成省下达肇庆“十四五”期间新增5.29万个公办学位的建设任务。其中2023年,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23所、公办幼儿园9所,新增中小学公办学位3.52万个,学前教育公办学位2325个,在部分片区实现“学位等人”目标。  

今年将通过新建、改扩建、住宅小区配套园移交、回收转制、社会力量捐建等方式,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前学位2500个以上,力争到2025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或接近55%左右。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启动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9所,在2023年撤并171个教学点的基础上,今年再计划撤并农村教学点50个以上,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000个以上。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师生参与劳动活动。受访学校 供图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师生参与劳动活动。受访学校 供图

三是着力深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2023年,全市共新组建了19个教育集团(累计50个),认定市级优质教育集团6个(累计15个),新增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5个,全市累计有12个基础教育集团入选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全市共新组建了21个城乡教育共同体。今年,将新组建7个教育集团,力争到2025年,各县(市、区)实现基础教育各学段全覆盖。同时,培育一批市级优质教育集团,争取有更多的省级培育对象入选省级优质教育集团行列。 

受访者供图 

开展“天天动起来”校园体育活动  

南方日报:肇庆将如何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  

谢先群:一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健康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大力开展“天天动起来”校园体育活动。积极举办、承办省市体育艺术赛事活动,加强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大力推进61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确保2024年8月31日前交付使用。力争学生总近视率比2023年下降0.5个百分点;完成2024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优良率≥54%的目标任务。  

肇庆中学师生参与体育锻炼。受访学校 供图

肇庆中学师生参与体育锻炼。受访学校 供图

二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制定《肇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防控学生轻生行为工作方案》,逐步建立完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将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纳入市民生实事,推动建设不少于3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  

三是促进五育融合发展。层级组织举办2024年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推动青少年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培育打造肇庆市“书香校园”。建立肇庆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联络机制,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组建全市研学基地联盟,打造5条以上彰显肇庆特色的精品研学线路,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用好各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合理安排劳动任务,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锻炼意志品质。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谢研兵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