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走进潭头镇,宽敞的黑底化道路车水马龙、井然有序;农贸市场干净整洁,兴旺热闹;一河两岸水绿岸美,鸟语花香,富饶又美丽。
潭头镇是高州的北大门,两县接壤地,这样的“边缘镇”往往面临人口外流、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单一、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观之潭头,202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3亿元;14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近80%行政村超10万元;打造长达13公里的潭丹河乡村振兴风貌带,根竹园村获评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2年成功创建省卫生镇,又向“国卫”发起冲刺。
近年来,潭头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围绕“一核两带多点”总体思路,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一笔笔绘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渔米泉乡实景图。
4月11日南方日报《共同富裕的柏桥实践——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一周年特别报道》22版上。
打造13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
因水而聚,沿江而兴。根竹园村位于鉴江河畔,是潭头镇全力打造的示范村之一,如今已经从一村之蝶变延伸至远近闻名的长约13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这13公里沿江而走,串联起竹林小道、龙眼公园、碧荷塘公园、竹林公园、文化公园、运动广场等精彩节点,惠及沿线2万多群众。示范带内既有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的果蔬基地,又有秋天稻浪无边的满目金黄;既有原生态村庄的淳朴厚重,又常见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剪影,处处景美人和、富足安康。
直面“底子弱”的现实,按照“村村过关”标准,迅速在全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促美丽乡村蝶变。目前,该镇美丽宜居村达标率达71.43%。
根竹园村浓缩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潭头经验”。
美丽家园,大家建。潭头镇采取“群众出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社会捐资一点”的筹资方式,呼吁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既要有新房,也要有新村。为严格落实茂名市农房风貌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潭头镇创新做法率先在农村建房公示牌设立责任人“打卡”专栏,建房必挂牌,挂牌必打卡,“管”出好质量,“管”出新颜值。
产业方面,示范带内坚持“工农齐进”,以乡情为纽带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恒生弹性织厂、芯语安制衣厂、同辉电子厂、佳顺制衣厂……以大项目带动就业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盘活土地、农业资源,统一规划,合力布局,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种植、销售、加工全链条发展,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如今,根竹园自然村内种植荔枝、龙眼、火龙果等经济作物750亩,自2022年来,村集体收入连续两年突破10万元。2023年,根竹园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近年来,潭头镇坚持用好用活‘一四五’工作法,按照‘有规划、有产业、有主题、有功能、有特色’的总体思路,依托鉴江河、潭丹河等水系,打造农旅融合新乡村示范带。”潭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苏碧云介绍,2024年潭头镇将重点把吉堆坡村打造为美丽宜居示范村。
“变”出强镇兴村新产业
农村要发展,就要求“变”,这是思想上的解放,更是方法上的创新。近两年来,潭头镇在“破”与“立”之间有着诸多尝试,一个个新点子、新技术、新产业迅速崛起,干部群众掀起创业潮。
潭头镇加大农村“三变”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沉香、迟熟荔枝、稻虾共作、蛋鸡养殖等农业产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些产业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业资源,更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山上种沉香”是潭头镇的一大特色,全镇山岭种植沉香2000多亩,潭头镇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合作社,把优质品种、科学种植技术引进来,打造特色品牌,使沉香产量和品质均得到大幅提升。
在潭头镇山脚村,通过政府指导、企业搭台、新农人唱戏,2000多亩桂味荔枝焕发新生,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2023年产值突破800万元,村民较往年增收超20%。
同时,潭头镇在乾坡村等地整合土地450亩,通过“农户+经联社+强村公司”一体化模式的运作,推广“稻虾共作模式”,实现水稻和龙虾的互利共生,亩产约3500元,实现一年多收、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地多金的丰收景象。
小打小闹出不来真成绩,重点工、农业项目,是潭头镇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主引擎。抓住主要矛盾,潭头镇每年通过票选,确定“十大重点攻坚项目”,围绕“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收益”的要求,以干部作风破题开路,推动项目加快落地投产。
总投资6.5亿元,并网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1.6亿度,将为30万规模的人口提供用电需求的渔光互补项目,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相结合,实现渔业和清洁能源的双重收益;广东绿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8亿元建设总存栏130万羽的智能化蛋鸡养殖场,带动蛋鸡产业转型升级……
山上种沉香、山下稻虾共作、示范带里工农齐进,潭头镇牢牢把握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勇于求变、敢于立新,一个个新产业冉冉升起,一个个新实践结出硕果,镇村发展迸发新活力。
共富样本
温泉度假村带动上百人家门口就业
在潭头镇六同村委会樟木根自然村的花田美温泉度假村,属于潭头镇13公里“渔米泉乡”乡村振兴示范带中的重要一环。游客在度假村里或休闲漫步,或舒适泡汤,尽情享受温泉带来的惬意和快乐。花田美温泉度假村自2019年开业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大大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和农特产品销售。
该温泉为六同村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占股10%,每年保底分红10万元。该温泉集康乐、餐饮、住宿、泳浴、旅游、接待会议为一体,内设露天花草温泉、理疗温泉、儿童乐池、成人泳池等温泉池48个。目前,花田美温泉度假村接待游客能力可达500多人次/日,年营业总收入500多万元。
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占地20亩,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家门口就业,工资还不低!”村民任女士在该度假村做保洁员,村中像她这样的“妈妈岗”有20多个。
在度假村的带动下,周边新增了好几家餐馆,农户在自家门口或度假村的固定摊位摆卖自家土特产,增加收入,度假村带动上百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小村子活跃起来。
“蜜柚、蛋鸡最受欢迎,还有无公害农家青菜,旅客们也很喜欢,节假日都不够卖!”村民黄阿婆说,自从办起了温泉,村中变得热闹起来。
“冬季旺季的时候,每天接待游客接近500人。在夏季淡季,我们又开设青少年夏令营等研学活动,全年无休。”茂名花田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方经理说。
近年来,潭头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温泉旅游产业,温泉度假生意红火,六同村的村民纷纷着手将闲置农房改造为温泉民宿,一个集温泉康养、滨江生态观光、现代农业观光、乡村民俗体验、研学游乐等于一体的温泉旅游小镇雏形已现。
【撰文】邱茜 通讯员 黎贵莹 白鲁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