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大核心功能!增城推动东部中心建设成形起势|增城两会

南方+ 记者

4月11日,广州市增城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区文化会议中心召开。增城区代区长林怡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提到,增城将坚定不移推进东部中心建设,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动力源。锚定“现代活力核”总体定位,立足“三城”发展愿景,聚焦四大核心功能,推动东部中心建设成形起势。

 聚力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 

提升综合门户枢纽能级。推动新塘站由辅助站提升为主站并增设始发班列,争取开通直达北京、上海、香港班列,积极谋划新塘直达广州东站的通勤市郊班列,强化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

构建畅达湾区的高速轨道骨架。服务保障新白广城际开通运营,力争启动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佛穗莞城际等项目建设,争取地铁20号线、23号线纳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

建设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网络。推进增天高速、惠增高速、广深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力争启动新槎大桥、江龙大桥改扩建工程,推动创誉路西延线、陈家林路北延线开工建设。推动雁塔大桥重建等11个项目建设,打通内部交通“微循环”。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枢纽。依托增城西站建设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外贸综合服务,建设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心。借鉴先进地区国际无水港建设经验,推动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规划建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吸引国际要素资源,培育发展特色枢纽经济。积极引进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鲜食品和物流产业,加强供应链、跨境电商等项目建设,将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打造成为“枢纽+通道+网络”的国家物流枢纽示范区。

 聚力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承载区 

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泛半导体产业布局,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打造特色标杆产业园。推进增芯一期投产、增芯二期加快落地、越海二期加速建设。推动超视界、维信诺增产提效,促进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敏实、万洋等智能网联项目建设,促进广本、北汽等汽车龙头企业向新能源、数字化转型。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聚,推动中微、智达星空等具有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硬科技”项目落地转化。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低空经济新赛道,依托电子五所、海格、航天电器等项目,谋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拓展“低空+”场景应用,加快低空制造产业链、应用链布局。瞄准未来制造新赛道,依托希音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模式,推动产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瞄准未来材料新赛道,依托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大力发展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

促进传统制造业赋能升级。依托头部供应链平台,推动牛仔纺织服装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牛仔时尚产业集群。支持东鹏、立高等食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做强高端健康食品饮料产业带。发挥索菲亚、百能家居等龙头带动作用,培育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智能家居全产业链基地。

 聚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紧抓广州国家高新区扩区机遇,推动中新知识城二期规划建设。推动广东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稳步发展,支持湖大研究院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筹建2家国家级研发平台广州分平台。推进侨梦苑“一苑多区”战略,新增分园区3家,支持9家园区申报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研究院、国家级孵化器等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供需服务平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功能。成立东部中心发展基金,举办创新创业赛事,吸引湾区科技成果到增城转化,力争全区孵化载体引进创新创业项目200个以上。

构建科技创新保障体系。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引育“硬科技”型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50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1%以上。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大力培养、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创新人才评价奖励机制,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唱主角。加强创新创业、安家落户、医疗保障等全方位服务,为科技人才提供保障。

 聚力建设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中心 

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强与港澳专业服务合作,引进香港新华都荟项目,推进市城投新城中心、利诚广场等总部项目建设。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引进抖音跨境电商、环球数码等数字经济项目,推动智算中心项目落地,支持电竞娱乐新型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推动酒仙等企业加快发展,引进遥望等项目,支持昊超电商转型发展,推动广本销售公司健康发展。

提升金融业发展能级。发展面向企业的金融和专业化服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实体经济发展。建立区级普惠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优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股权投资,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南方+记者 李鹏程

通讯员 孙毅强

编辑 钟冠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