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
油、盐、酱、醋、糖等基本调料,
相信各位都不陌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调味料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
如番茄酱、蚝油、鸡精、胡椒粉等。
平日里很多人为了取用方便,
将调料随手摆放在灶台边上,
殊不知这种操作很可能存在隐患,
不仅会导致调味品变质,
还有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其实保存调味料也需要一些小技巧。
是常温保存?还是放进冰箱?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清楚。
需要放进冰箱的调料
属于这一类的调味料有:蚝油、番茄酱、腐乳、拌面酱等。
酱类调味料和发酵类调味料因所含的营养物质比较多,在常温下容易氧化分解、变质。
建议使用后扭紧瓶盖,放进冰箱冷藏保存。
除此之外,开封了的块状调味品,如火锅底料、咖喱块等,也应用密封容器密封后,再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需要阴凉干燥保存的调料
属于这一类的调味料有:鸡精、盐、糖等。
粉状的调味料在水分高的、温度高的环境中,容易受潮变质。
建议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密封保存。
同时,未开封的没有特殊保存温度要求的块状调味料,也可以用此法保存。
酱油、醋、料酒等液态调味料本身含有水分、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也应该在使用完之后,将残留于包装外的液体擦干,将盖子拧紧后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需要密封保存的调料
具有特殊香味的干货调味料。包括花椒、八角、桂皮、香叶、茴香、咖喱、姜黄等。
要让这些调味料能更长久发挥增香去腥提味的作用,一定要注意使用后密封保存。用密封罐或带封口的密封袋保存都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避光保存的调料
含有油脂的调味品,如植物油、芝麻油等调味料,日照会加剧油脂的氧化酸败,让油更容易变质并有哈喇味儿。
含有酒精较多的调味品,如料酒、黄酒等,日照产生的高温容易使其变质或让酒精快速挥发。
因此建议避开高温、避水分和避光保存这两类调味料。
有一些调味品
储存不当容易变质
滋生各类致病菌
或产生其他致病物质
需要格外注意
01
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调味品
比如蚝油、牛肉酱、花生酱、菌菇酱(菌菇算是植物中蛋白质含量高的,如口蘑蛋白质含量有3.5克/ 100克。市面上各类菌菇酱的蛋白质含量在4~8g/100g)等调味品,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而蛋白质、水分和糖分共存的这种环境,正是细菌繁殖的“温床”。
02
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调味品
含脂肪多,尤其是不饱和脂肪较多的调味品,如辣椒酱、沙拉酱、蛋黄酱、花生酱等,在有氧气、日照、水分,且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氧化酸败出现哈喇味儿。
03
发酵调味品
像黄豆酱、腐乳、豆瓣酱、甜面酱、鱼露、蒸鱼豉油等调料含盐量高,能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但由于其本身含有发酵菌,储存不当时发酵菌可能会进一步发酵,影响风味和品质。同时,还有可能因为引入杂菌而变质腐坏。
04
含蔬菜泥、果泥的调味品
像番茄酱、果酱这类调味产品含有大量蔬菜泥或果泥,糖分含量也不低,开封后储存不当很快会变质。
其实,每种调味品的食品标签上
都有相应的储存条件提示。
仅做展示,数据并非真实
只要我们按照提示、稍加留心,
就能防止调味品变质腐败的发生,
让家里的餐桌更安全!
来源:东莞疾控、广西疾控、科普中国
编辑:程焕映 温嘉林
责编:陈广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