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给科普者上科普课,会有多炫酷?

广东科技头条
+订阅

4月10日,以“做强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为主题的2024年新时代广东省科普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在广州黄埔启动,院士专家现场给全省科普工作者上科普课。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孙飞在启动仪式现场介绍,人类细胞谱系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去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有望于今年启动建设,“建成后,科学家们可以对生命的最基本单元——细胞进行解析,给每个细胞造出‘数字孪生’,组成‘数字人’;未来,新的药物、疗法等有望在‘数字人’身上开展试验。”

孙飞作科普报告。

孙飞作科普报告。

帮助科普工作者提升能力水平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是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领域首个获批立项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十四五’期间广东获批建设的4个大科学设施之一。”孙飞在报告中讲述了人类细胞谱系的重要性。

孙飞介绍,在这个大科学研究设施中将建成一整套工程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实验体系,能在“流水线”上将组织、器官样本逐一处理,对包括基因、代谢、蛋白、转录、影像等多组学在内的谱系信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全面收集,形成一个关于细胞的庞大数据库。依靠人类细胞谱系,科学家们将探索每一颗细胞从诞生、成长,到病变、死亡等命运变化的底层逻辑。

这场直指生命奥秘的科普,让在场的科普工作者们听得入迷。

本次培训为期4天,采用主旨报告、经验分享、实地考察、发言交流等形式进行,邀请多位在科普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院士专家,面向全省各地科技部门、科研机构的科普工作者进行授课,以提升他们的科普能力。

培训活动由广东省科技厅和广东省科协指导,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承办,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和广州市黄埔区科协(广州开发区科协)协办。

据介绍,针对科普工作专兼职人员不足、科普管理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2023年省科技厅首次设立“新时代广东省科普能力提升培训”专题项目,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3家单位竞争性获得立项支持,他们创新地整合科研机构、科普基地、师范高校在科研、科普、科教方面的资源,组织科普能力提升培训。

“宇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谁将主宰宇宙的命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在现场以“理解宇宙”为题作科普报告,简洁生动地介绍了宇宙的大小、宇宙的历史进程、宇宙的演化等知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以“关于科学普及的思考”为主题作报告。他从科普是什么,为什么要做科普以及如何做好科普工作三个角度讲解了“科学普及”,还从“政府引导、搭台,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政府监管;将复杂的科学问题简单化、通俗化;讲好科学背后的故事;善于质疑,提出问题”5个方面提出了做好科普工作的建议。

培训活动现场。

培训活动现场。

广东大科普格局基本形成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目前,广东大科普格局基本形成,科普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为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广东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目标,出台《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广东省新时代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实施方案》(即将印发)等系列政策法规和创新举措,“两个同等重要”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高位筹划推进科普工作。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阳成伟说:“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教师教育的‘龙头’,一直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工作,致力于培养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高层次人才,推动广东省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始终把科学普及当成重要使命,使其成为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科学院机关派出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号召,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推动崇尚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广州分院肩负着‘科普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多措并举支持系统单位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孙龙涛在致辞时表示,目前,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在粤承担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高水平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这些机构和研究领域已成为广东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激发科普工作者的热情和创造力,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科普事业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钟哲

通讯员 马学涛

编辑 佘余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