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将至,南海企业信心何在?

南方+ 记者

当前外贸形势复杂,佛山南海作为万亿工业大区如何坚定信心?第135届广交会即将举行,南海企业将怎样抓住机遇?

4月10日,南海举行2024年外贸工作座谈会暨广交会动员大会,政企携手为企业进一步拓市场、抓订单出谋划策。第135届广交会上,南海区共有192家/次企业获得参展资格,参展企业数量和展位数再创新高,分别增长12.94%、9.8%。

在经济增长的外贸、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中,外贸的潜力始终巨大。“今年一季度南海区传统贸易进出口同比增幅预计超20%,外贸呈现出向稳提质的态势,南海企业理应更有信心。”南海区副区长劳剑锋说。

4月10日,南海举行2024年外贸工作座谈会暨广交会动员大会。熊程 摄

4月10日,南海举行2024年外贸工作座谈会暨广交会动员大会。熊程 摄

外贸数据如何?背后是结构优化提质

对趋势的准确理解与把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当前的趋势到底怎么样?2023年,南海区进出口总值1794.7亿元。去年,南海通过持续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展拓市场、推动加工贸易业务开展、信用保险扶持等各项措施,推动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传统贸易方式进出口同比增长8.38%。其中,去年液晶显示模组、铜材、水产品进口均有两位数升幅。

南海传统优势行业是铝型材、家具、陶瓷等泛家居产品,在东南亚、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需求量很大,关键要大胆走出去。比如在2023年,区内一家暖通空调龙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近四成,一家精细化工龙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3.91%。

今年1—2月,南海区外贸进出口总值257亿元。在持续开展外贸调结构措施发挥效应下,传统贸易方式进出口增幅仍保持较大幅度提升。据初步测算,一季度南海区传统贸易进出口同比增幅预计超20%,呈现出向稳提质的态势。

佛山市永正大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外贸服务型企业。“和高新企业不同,他们有核心技术,而我们只能将服务做到极致,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总经理白永泉介绍,其业绩连续四年稳定增长,2023年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在他看来,面对国内国外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分工合作,抱团作战,增强抗风险能力,深耕细分市场,将业务做精做细,才能稳住订单,抓稳市场。

2021年,开利集团完成了对广东积微集团的收购,并成立广东开利暖通空调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以来,该公司出口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平均40%以上,其中去年约50%。去年总业绩也已经突破收购前的规模。该公司总经理卢英杰介绍,预计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长也接近10%。

当前南海正在建立“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制造业,高水平农业也成为南海外贸的一个新增长点。例如去年7月的鱼苗、今年1月份的花卉和上个月的蓝莓,南海已实现农产品本地企业本地报关出口“零”的突破。

抢滩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和展位数再创新高

广交会是南海企业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平台。即将开幕的第135届广交会,南海区共有192家/次企业获得参展资格,共获得536个展位,其中品牌展位137个、一般性展位392个、跨境电商专区展位7个,参展企业数量和展位数再创新高。在会议现场,第135届广交会南海企业团授旗仪式举行。

其中,第一期举办时间为4月15—19日,涵盖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及信息产品、照明产品、五金等展区,南海共有89家/次企业参展,共获得208个展位。第二期举办时间为4月23—27日,涵盖餐厨用具、建筑及装饰材料、卫浴设备、家具、家居用品等展区,南海共有92家/次企业参展,共获得236个展位。第三期举办时间为5月1—5日,涵盖玩具、鞋、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办公文具等展区,南海共有54家/次企业参展,共获得106个展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南海西樵纺织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工作站将组织区内特色纺织企业,以转型升级基地集体展示的模式首次亮相广交会。

佛山市罗格尼兰门窗系统有限公司去年曾经参加了两届广交会、一届意大利米兰建材展。该公司营销总监章智凯发现,广交会客户络绎不绝,客户量和客户采购意向远超国外展。一天最多的时候能拿到上百张的名片和十几个项目的图纸,“这显示了广交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也为我们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合作可能性。”

各大贸易企业也纷纷摩拳擦掌。佛山市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由佛山市八大国资平台之一工贸集团与广东宇成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总经理陈信枝表示,其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3.8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总额达到36.8亿元。今年该公司要积极参加广交会、进博会、国内外的大宗商品行业会议等,计划销售目标为120亿元,其中外贸占比不低于60亿,服务客户量目标增长50%。

今年,南海将深入挖掘外贸新增长点,着力引进实力强、品质好、关联度高的供应链企业和大型外贸企业,重点推进信扬科技、星源材质等“新三样”招商新项目企业加快投产,探索二手车出口供销成链条本地化发展,挖掘传统农产品外贸发展潜力。同时,培育壮大重点外贸企业,定期对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跟踪调研,促进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水果生鲜等重点商品进口做大进口规模,积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此外,南海还将促进外贸平台服务企业能力升级,积极探索外贸发展新模式。今年3月,金沙洲国际采购中心已获认定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集聚区扩展专业市场。

南方+记者 熊程

通讯员 南宣 南海经促

编辑 吴碧霞 熊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