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迪士尼”火了,城市“玩梗”可以复制么?

南方评论
+订阅

文|默达

随着说唱作品《谢天谢帝》的爆火,在网友的调侃声中,成都这座城市一夜之间有了自己的“迪士尼”——安静的老旧小区成了游乐场,小小的健身器材一天能接待上千个陌生游客,唯一的游乐项目是“diss你”。

许多年轻粉丝和说唱爱好者乐此不疲。但更多人感到疑惑与不解:明明就是一句歌词的“空耳”,拍摄地看起来也不怎么好玩,为何能吸引这么多人来打卡?

成都并非第一个“被造梗”的城市。

安徽芜湖就曾因一句“芜湖起飞”而成为诸多年轻人心中的“抽象圣地”,而一句“蚌埠住了”,也让蚌埠这座千年古城体验了一把年轻人的“时髦”。山东曹县、云南怒江同样吃到了短视频的红利。

必须承认,“梗文化”已经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股脑将其拒之门外。

若是深入研究便会发现,这些“梗”其实不是凭空生造,也并非偶然走红,背后往往是对文化具象的抽象表达。

“芜湖起飞”见证了互联网直播的早期兴起,造梗的年轻人在观看“大叔主播”的奋斗中找到存在感。“蚌埠住了”往往用来调侃突如其来却又不得不接受的情感冲击,是许多年轻人日常生活的戏剧化表达。有趣的是,芜湖与蚌埠这两座城市意外搭上流量的“顺风车”后,真的开始下功夫谋求互联网转型,“畅聊早餐会”“新媒体茶座”,甚至让网络红人当起了“青年宣传员”。

说回“成都迪士尼”,反映出说唱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城市保持开放包容,营造生活气息,那机遇或许就会找上门来。

从淄博到天水,从“小土豆”到“迪士尼”,许多城市确实借着网络传播“火”了一把。我们不禁要问,广东有没有类似的“梗”?

事实上,极富特色的粤语文化早就是“老网红”。“三点几了,饮茶先啦”的魔性语调仍存在许多年轻人的记忆中;从狂飙到英歌舞,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而然转化为流量的原动力;跟着电影的热度,“新造”地铁站火了一把;顺着讨论的声音,“10元利是”成了网友羡慕的对象。哪些热点应该及时跟进,哪些则“不必追”,要结合城市自身的特色属性看待。

在笔者看来,城市应该拥有的“互联网思维”不是盲目蹭热度,而是平等包容地看待新的文化现象。不歧视“网红”,但也慎重“玩梗”,守好自己的文化“基本盘”,同时尊重包容其他的文化形态和表达形式。不骄不躁,做好自己,才是打造“网红”的第一步,也是保持“长红”的秘诀。

编辑 佘余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