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为何感动常在?

南方评论
+订阅

文|默达

面孔常新,感动常在。

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十位获奖者的感人事迹引发广泛关注。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见证“中国速度”:从泳池到奥运赛场,泳坛名将张雨霏将国家荣誉揽在肩头;从一片滩涂到一座良港,大国工匠张连钢带领团队创下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新纪录。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体味“中国温度”:北京暴雨的3天里,社区干部孟二梅的肩膀扛起了近千名滞留乘客的生死安危;扎根讲台33年,特教老师刘玲俐圆了20多个听障儿童的大学梦。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读懂“中国韧性”:一生要强的老艺术家牛犇,将200多个小角色演到了人们心中,在黑暗中追逐梦想的视障歌手萧凯恩,用歌声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光亮。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国力量”:蛰伏深空,功成身退,俞鸿儒院士一生投身风洞研究,为“国之重器”筑基;战巡南海,绕飞台岛,“国之重器”如今托举着空军战士们,忠诚践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无悔使命。

从他们身上,我们还能感受“中国情谊”:稻浪千重,路远情长,水稻专家杨华德在非洲种下充满希望的“东方种子”;柳杉根深,鼓岭绵绵,友谊使者穆言灵在东西海岸间续写着中美民间的深厚情谊。

总有一种感动让人心生力量,总有一段故事让人热泪盈眶。《感动中国》系列栏目至今已走过20多个年头,200多个闪闪发光的名字被郑重地镌刻其上,200多段饱含深情的颁奖词在人们心间流淌。它不只是一个名片、一座丰碑,还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语言体系和精神领域中,成为一笔不断积累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不都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更多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被关注、被认可,他们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事迹催人奋进,同样也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这个时代,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正紧密关联。

大国工匠自信的笑容背后,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累累硕果;一粒种子见证援非队伍的汗水,丝绸之路传播友谊与富足;社区干部粗糙的双手上,写满基层治理的酸甜苦辣;特教教师、视障歌手,让更多光明照进“隐秘的角落”……感动就发生在身边,我们中的许多人正是故事的主角。

春风送来新的故事,感动的力量绵延不绝。有人在感动中追忆青春,有人在故事里展望未来,有人听着感人的故事长大,又将温暖带给他人。这或许就是这档节目的深沉力量,也是为何感动常在的最好答案。

编辑 佘余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