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谢幕礼“导演”的万余次告别|莞邑人物周刊

南方+ 记者

在东莞市殡仪馆工作的七个年头,29岁的叶辉主持了一万余场告别仪式。

告别礼厅像是人生最后的驿站,逝者在被精心整理和装扮后,由礼仪人员缓缓推入这里,出席自己的“人生谢幕礼”。主持人向逝者九十度鞠躬,慢慢起身,走到主持台,诉说着逝者的生平故事,传递着亲友的哀悼之情。往事历历在目,今朝阴阳两隔,有人默默淌泪,有人失声痛哭,有人当场晕厥……

见证了太多的离别,看到了不同的人生,叶辉作为一名殡仪司仪,平均每天要主持十多场告别仪式。他更像是人生谢幕礼的导演,把控整场告别仪式,对逝者的人生进行总结,引导前来告别的逝者亲友、同事,用深情诠释对生命的尊重,用专业抚慰生者的伤痛。

意外入行:尝试去学一下

高中毕业那年,叶辉的高考成绩没有那么好,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十分困惑。“家里考虑的无非是什么专业好就业、好找工作”,那时正在长沙民政学院学习殡葬专业的表姐向叶辉推荐了自己的专业。

“我妈认为这个专业挺好,我自己也不抵触,只觉得好奇”,抱着“尝试去学一下”的想法,叶辉选择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殡葬礼仪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此之前,叶辉对“殡葬”的认识还停留在同学口中描述的画面。“上小学的时候一个同学的爷爷去世了,他回来就跟我们说,‘葬礼上有个人专门在那边念悼词,说我爷爷一生多辉煌,我觉得我爷爷好厉害’。”叶辉学着同学的语气回忆道。

直到选择了殡葬专业后,叶辉才找来一部名为《入殓师》的电影,才知道原来还会给逝者清洗、化妆,“我当时还不知道有告别仪式,看了电影才知道,告别仪式上有音乐、会用心营造的告别场景。”

电影里入殓师的工作在叶辉心里建立了关于“告别仪式”的最初印象,由此也对自己即将学习的专业肃然起敬起来。

克服恐惧:总要有人去做

大一那年,叶辉第一次踏入殡仪馆。对于他而言,与逝者的接触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的挑战。

他回忆说,在遗体化妆间,还没接触到逝者,“只是看到就已经怕得不行了”,手止不住地颤抖着。

不一会儿,叶辉看到遗体化妆师完成整理工作后,将逝者送到告别礼厅。家属看了一眼,接着拉起遗体化妆师的手,一边哭一边说“谢谢你”。叶辉说,“我在现实生活里还没看到过有人这么伤心。”

家属饱含泪水诚恳地感谢,让叶辉瞬间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我一下子就觉得那么可怕了”他说,“每一位逝者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我们真正服务的是活着的人,让逝者得到尊重,让生者得到慰藉。”

叶辉明白,他未来将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对生命的尊重与告别。他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为每一个离世的生命送上最真挚的告别。

之后的岁月里,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无论是老人、小孩,还是英年早逝者,他都用心去做每一次告别。他写下的司仪稿,每句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这些司仪稿,不仅记录了他的工作,更见证了他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谢幕“导演”:用仪式告慰生者

前不久,叶辉要为一位德高望重的企业家做场告别仪式。告别仪式的前一天,他与家属沟通司仪稿。后来,他知道这位逝者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从白手起家到站稳脚跟,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我另拟流程与司仪稿,跟企业家的单位与家属经过反复商议、修改,终于安心。”叶辉回忆,这场告别仪式,让前来的近千名亲友们记住了这位企业家的高尚情操、无私奉献……

有的告别仪式上只有零零落落几位亲人,有的会有四五百人来参加,悼词有长有短,环节有多有少,也因此,短的告别仪式十几分钟就可以结束,长的也能持续1个多小时。不过短也好,长也罢,叶辉都不敢掉以轻心。

为了帮助逝者完成圆满的“人生的谢幕礼”,叶辉要做的不仅是与逝者家属沟通、写悼词和主持这么简单,某种程度上他还担任了整个告别仪式的策划。有次,叶辉就遇到逝者家属提出能否协助制作逝者人生影片并在告别仪式上播放。叶辉取得馆里同意后,便开始收集影像资料并按着教程学习制作了影片。

第二天的告别仪式上,不同于以往的奏哀乐、致悼词、三鞠躬,告别仪式上放置了一台投影仪,播放着逝者生前的画面。“影片勾起很多回忆,每个人都很共情,基本上都哭了。”叶辉说,那一天,很多逝者家属都落泪了。一个是因为真的很惋惜,还有会觉得这个葬礼,真正意义上是依照逝者人生轨迹行走的一场仪式。

“就是为了让逝者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更安心,这也能让亲属更好地抚平自己的内心,得到解脱,继续往前看。”叶辉坦言,对他们的工作来说,要不断抚平亲属们的悲痛,希望告别仪式的呈现能比较圆满顺利,生者也能重新开启一段新旅程。

真诚服务:不惧社会偏见

去年身份转换为父亲后的叶辉,变得更感性了。

每每看到一些小朋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早早离世,他们的父母在告别厅里哭得撕心裂肺,叶辉也会忍不住流下眼泪。“以前理解没那么深,自己做父亲了才能理解家长的这种打击。”

但这个性格大大咧咧的东北男孩,每当整理好仪容仪表后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时刻保持表情肃穆,鲜少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而他的专业、真诚也常常赢得许多家属诚恳的谢意。

“我朋友还担心我在这种长期压抑的状态,容易产生抑郁倾向。”叶辉略带轻松地说,“我还反问他们‘你看我抑郁了吗?’‘遇事不往心里搁,好好活着不就挺好吗’。”

得益于乐观开朗的性格,叶辉从不害怕跟别人提起自己的工作。他坦言,“有的人很理解,觉得没什么的,也是一份正经工作;也有不理解的,就觉得挺年轻的小伙干点啥不好,非要搞白事,不吉利。”但他感觉到,社会对殡葬从业者的误解在逐渐减少,接受度越来越高。

相反的,他在这份工作中收获了比常人更“重”的生死观念。“因为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越来越觉得生命的珍贵,也更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叶辉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对于告别仪式也有了新的期待与要求。作为殡葬工作者,即使有多年工作经历,他也认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技能。

前不久,他参加了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在公墓管理员赛项中获得了三等奖。他说:“参加这次技能比赛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考验,名次不是特别重要,最重要的是在比赛中看到了很多新想法、新思路,对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文/图】薛屏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