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辑丨收“礼物”的人

南方新闻网
+订阅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清明将近,思亲更浓。近日,由广东省红十字会主办的“生命·礼赞”2024年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广州市正果万安园举行。45岁的汤先生特地向厂里请假,从深圳赶来广州参加。“(主治)医生问我有没有空,我说没空都要来。”在肃穆的纪念园石碑上,铭刻着全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的名字。其中,一位逝者的肾脏此刻正在汤先生的身体里,健康地运转着。他收到这份“礼物”,已经是第7个年头。

“肾透析,做到‘不能透’为止”

汤先生是四川人,18岁时来到深圳,在印刷厂里工作,“平时你们看的书,表面上有一层胶膜,我们就是做这个。”他在深圳扎根、结婚,2003年大儿子出生,10年后,又有了小女儿。

2015年,36岁的汤先生忽觉脚踝肿痛。“最开始两三个月痛一次,吃过止痛药,半小时就好”,他不知道这是痛风。一年后,肿痛逐渐变为一周一次,一次痛好几天,脚下不了地。从前他在厂里,一天能走一两万步,为了工作,他吃药越来越频繁,药的种类也五花八门。“除了吃止痛药,还打止痛针、吃朋友介绍的偏方。没想过乱吃药会有那么大的副作用。”

后来,医生告诉他,他的两个肾都无法排毒了。“尿酸500;肌酐700,是正常指标的7倍”,身体的疼痛和体检指标,都指向一个让他和家人难以承受的结论:肾脏第五期损伤,只能透析治疗,或者换肾。

汤先生不愿回想透析的煎熬。“火柴头大的针头扎进左手的瘘管上,血抽出来,经过透析机器,再流回身体里。四个小时做完,整个人没有力气。”这样的过程,一周要重复两三次,“跟别人开玩笑,说我(每周)一三五在医院上班”。对于肾衰竭患者而言,生活节奏被打乱,水不敢多喝,肉也不能多吃。“有营养的东西,一吃就吐出去了。”这一年,汤先生整整瘦了二十斤。

他感慨道,如果没有换肾,透析就要“做到‘不能透’为止”。“‘不能透’的意思是?”“人不在了。”

“喝两杯水,那种感觉舒服”

2017年,在其他肾衰竭患者的建议下,汤先生抱着试试的心态,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登记肾脏移植的配型资料。

两周后的一个中午,汤先生在家忙活着炒菜,妻子带着女儿在楼下玩。突然一个电话打来,问汤先生在不在深圳,让他尽快办理住院。有肾源了!夫妻俩激动得饭也没吃,直奔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器官移植)没有那么好配型。如果曾经输过血,更不好换(肾)。我是很幸运的。”

目前,中国器官捐献数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51600多例,捐献器官15.8万多个,但相比我国每年约30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还远远不够。

手术定在2017年冬天,一切仍历历在目。被推进手术室时,汤先生看到了医生手里提的冰桶,里面是一颗健康的肾脏,是带着捐献者大爱和慈悲的“生命礼物”;等他醒来时,意识还迷糊着,但已经真切感觉到肾脏在体内运转,“我知道自己在排小便了。那种感觉真的无法言语。”关于肾脏的主人,汤先生问过医生,但只得到模糊的信息:TA遭遇了车祸,导致脑死亡,年纪比汤先生小。

“恢复期间,医生说要多喝水。他让我喝一杯,我就喝两杯,那种感觉才舒服。”汤先生又对生活充满了希冀。

“珍惜,要好好珍惜”

“我现在每两个月复查一次,肌酐八十几,各项指标都很正常。”术后七年,定期拿到“漂亮的”体检报告单,仍然是汤先生的头等大事。“珍惜”成了他的口头禅,他谨记医嘱,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也念叨孩子们别熬夜,因为对肾脏不好。“(捐献者)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这是他对捐献者最朴素和诚挚的感谢方式。

对于捐献者家属,最大的告慰也莫过于此:至亲的一些部分还在世界上“活着”,新主人用心珍视着它们。一位捐献者的母亲说:“器官捐献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重生。宝宝从来没离开过,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里,他的心脏依旧在这个世界跳动着,他依旧和我们呼吸着一样的空气,他的眼睛在看着和爸爸妈妈一样的春夏秋冬。”

捐献者家属排队献花,缅怀亲人。

一位捐献者家属抚摸着石碑上逝去亲人的名字。

广州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余梅告诉记者,家属有权知道捐献器官的生存质量。因此,她在走访捐献者家属前,会先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受者的身体状况,再婉转告知捐献者家属。“有一次,我告诉一位捐献者的妈妈,宝贝挺好的,就在你的周围。她非常感动。”余梅的安慰给家属带去念想:可能某天走在街上,不期然间他们便会和“孩子”擦肩而过。

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累计完成器官捐献超过6800例,全省近60万名爱心人士主动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器官捐献数量连续14年排名全国第一。自2010年以来,广东已累计通过捐献挽救了3万多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在寄语墙上,一位父亲写下给女儿的话。

每年清明前后,汤先生都必定会和他的好兄弟丁先生聚一聚,聊聊当年的事情——丁先生身体里也有一颗移植的肾脏,是同一位捐献者的“礼物”。“他是做生意的,很忙,但很注重保养。我俩每次复查都约在同一天,出报告了就给对方看,他的肌酐(数值)比我还‘漂亮’。”7年前,三场手术让三段人生彼此交织重叠,一份无私大爱托起多个家庭的明天。那天起,汤先生知道,自己从此在世上多了两位血肉至亲。

春意渐浓,这位新生的人,也决定要留下自己的“礼物”。“等我走了,只要我的器官能用在医学上,或者能救下一位(需要的人),我都愿意。”汤先生说。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心怡

设计 廖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