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区古村落众多,古建筑、古祠堂、古树名木遍布,一处一景致、一景一故事,皆是独此一份,不可复制。
回龙镇黎槎八卦古村。
莲塘镇镇安村张氏宗祠。
小湘镇汉塘村委会新围村格木乡村森林公园内的一级古树——格木。
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高要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绿美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赋予古村新生命。如今的高要古村落,入眼皆是青山绿水,这正是百年古村又逢春的新模样。
白土镇下灶村
白土镇下灶村是历史悠久的百年古村落。仲春时节,春风送暖,添绿正当时。近段时间,村民们自发利用闲时在村里种植桂花树,挥锹铲土、扶树正苗,动作一气呵成,提起村中变化,他们脸上的自豪藏也藏不住。
“种植绿化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等各方面都更好了,绿化工作也做得很好,最近新种上了桂花树等,很漂亮。作为村中的一份子,我们当然要积极参加村里的卫生绿化工作,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梁叔说道。
蜿蜒曲折的宋隆河流经下灶村,美丽的马蹄湾更成为村民旅客的休闲好去处。如今,河边种满桂花树的绿道连接着下灶村的“古与今”,这头是一栋栋花园洋房熠熠生辉,那头是一座古朴祠堂静静矗立。
吴勇强 摄
文氏祠堂前小广场镶嵌着“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红色诗句,一株百年古榕枝干粗壮、郁郁葱葱,大树下村民们悠然地下棋、聊天……只是一眼,浓郁的文化气息、淳厚的乡风扑面而来,和谐恬静、美丽宜居的新农村画卷留在心底。
李叶子 摄
近年来,白土镇和下灶村镇村两级投入1000多万元,先后建设了口袋公园、观光绿道;推进了道路硬底化建设和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主要内涵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发展了罗氏沼虾养殖、桑果草莓采摘、丛林越野车等产业;完善了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种下了1020余株紫花风铃、黄花风铃、桂花、细叶榄仁等树木……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现代农业红红火火,下灶村成为首批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吴勇强 摄
白土镇坑尾村
说起古村落,在广东省内,白土镇白联社区的坑尾村也是颇负盛名,不但是岭南画派巨擘黎雄才故里,更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最具潜质古村落”,是广东省文化名村之一。
坑尾村从来不缺少故事。自北宋开村以来,乡民重德尚礼,耕读传家,据《高要县志》记载,自元朝开始,从坑尾村走出去或有渊源关系的名人名家共有33位之多。几百年来出现过“父子八贡”的佳话,也曾孕育出“西江首富”的商界巨子和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师、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
李叶子 摄
走进这座典型的岭南古村落,几十间中国传统递进式的大屋横直有序地顺坑而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记载着村里的发展变迁。时光似乎在这里静止了,但是一切又在悄悄变化……近年来,村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里建起了家训廉政教育基地、莲花池、彩虹大道……让这座传统村落逐渐成为传承古文化和建设美丽乡村相融合的魅力乡村。
“村中的环境卫生、道路建设等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居住环境优美、交通四通八达,村民都住得舒心、开心,也很支持建设工作。”谈及坑尾村的变化,村民黎伯难掩喜悦。
如今,白联社区把古村的保护与发展融入到“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中,积极盘活坑尾村的文旅资源,正在修建的亲水绿道串联起对岸蝉坑社区的口袋公园,变“一处美”为“处处美”。
入选“百千万工程”肇庆市首批典型村名单后,有着800余年历史的岭南古村——坑尾村再次迎来发展新动能。村里计划在原有的建设基础上,对村中基础设施和景观绿化进行整合提升,为和美乡村锦上添花,就如这条进村的彩虹大道一样,“雄才故里”正走上发展的康庄大道。
李叶子 摄
在“百千万工程”这股春风的吹拂下,高要的古村落在旧与新的碰撞、古与今的融合中,正重焕青春。2024年,“百千万工程”的典型培育仍然是工作重点,高要将持续在“富”“净”“绿”“美”“强”“治”六个字上下功夫,为高要这座千年古郡焕发新魅力、塑造新优势、增添新动能。
【来源】高要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