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交易“猫腻”重重!已有人中招!

南海桂城
+订阅

虚报车龄、钓鱼营销、骗取定金……二手车交易“猫腻”重重,已有多人中招!桂城街坊买车需注意!

今年2月,梁先生花费15万向某商家购买一台名牌二手车,购买时商家口头保证绝对不是事故车,也没有调表。欢天喜地提车后,却发现实际公里数远超出原里程数。原本以为捡到“大便宜”,却掉进了商家的“陷阱”里。

二手车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成为不少消费者购车的新选择。但近年来,在各大二手车买卖市场中,各种欺瞒哄骗手段屡见不鲜,虚报车龄、钓鱼营销、骗取定金、修改里程、隐瞒车况……不少消费者纷纷“中招”。

据统计,今年以来,桂城市场监督管理所接到涉及二手汽车商品投诉163件,主要涉及车辆信息不透明、服务承诺不清晰等内容。对比新车交易,二手车具有一车一况、一车一价的特殊属性,消费纠纷更具复杂性、多元性,维权难,调解成功率较低

为避免因二手车交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安全隐患,桂城君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之前,务必做好以下四项功课,避免权益受损

选择带“身份证”的经营者

消费者购买二手车应通过正规渠道选择二手车交易市场、独立二手车经销商、大型二手车电商平台以及传统4S店,注意查询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合法资质和诚信记录,不要贪图便宜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证件、手续不全或来路不明的二手车,更不要私下添加个人微信,私下转账付款。

签订书面的正规买卖合同

汽车消费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普通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难以全面核实车辆真实情况,在交易达成后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维权会比较困难,因此签订一份责任明晰的合同显得尤为必要

原国家工商总局《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GF-2015-0120)对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车辆的过户、交付及风险承担、违约责任均提供了原则性约定及内容模板,同时明确经营者应在交付车辆时一并提供车辆技术状况表及各项凭证对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更有保障

购买前“验明正身”

二手车作为“非标品”,鉴定评估、认定车况是二手车交易的必要前提。建议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要求经营者提供第三方出具的车辆鉴定评估报告,也可以选择信誉良好的第三方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共同对二手车进行专业评估,并保留好二手车评估报告。

留存凭据科学维权

买卖合同、鉴定评估报告、交易记录等作为交易的有效凭证,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证据,消费者应妥善保管。一旦购车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要冷静处理,可先自行与商家协商解决,也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投诉举报,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桂城君温馨提醒:诚信经营是商家立身之本、成功之道,守诚信凭良心去做每一笔生意,才会越做越红火。

来源:桂城市场监督管理所

编辑:佛山新闻网  陈金汶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