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收入都不稳定,怎么安心工作”
“作为消费者,肯定是希望涨得越少越好”
“一流的城市必须要有一流的服务业,从业者收入低,服务无从谈起”
……
广州出租车苦运价“一刀切”已久。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租车运价的变动不仅关系到市民的出行成本,也直接影响着出租车行业的运营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变,迫在眉睫。怎么变,各方都有想法……
3月28日,广州举行巡游出租汽车运价优化调整方案听证会。
这预示着,时隔6年,广州出租车价格终于再迎变动。
根据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广州市巡游出租汽车运价优化调整听证方案》(下称《方案》),广州拟提出2个运价机制调整的具体方案,并分阶段实施,逐步扩大浮动幅度。
《方案》中明确,广州巡游出租车的运价将采取“基准运价±浮动幅度”模式,浮动幅度由企业选择。
这意味着,广州将改变以往“一刀切”式的运价机制,巡游出租车将迎来更为灵活的计费形式,巡游出租车企业也将更为主动地应对市场变化,适应市场竞争。
同时,广州也是广东省首个将巡游出租车运价由政府定价调整为政府指导价的城市。
近年来,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陆续对出租车运价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促进巡游出租车运价贴近市场需求。随着广州出租车运价模式调整听证会的举行,司机与乘客间的“磨合期”也即将到来。
如何寻找最大“公约数”?运价的浮动区间设定须平衡各方。
当天举办的听证会现场,由普通居民消费者、经营者、其他利益相关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听证参加人员对《方案》中提出的两套方案进行了讨论,15名听证参加人中有14人对方案一表示认可,1人赞同方案二。
同城同价“一刀切”,出租车处处被动
“巡游出租车驾驶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但是收入却持续下降……”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秘书长吴小均坦言,广州出租车苦运价“一刀切”已久。
当前,广州出租车运价实行同城同价。
具体为起步价首3公里12元,超过3公里部分每公里2.6元;营运时速低于10公里时收取候时费,每小时44元;返空费实行阶梯附加,15至25公里按照续租价加收20%,25公里以上按续租价加收50%;夜间服务费(23:00-次日5:00),按续租价加收30%。同时,巡游出租车运价与LPG燃料零售价格联动。
“近年来城市出行的方式日益多元,特别是随着网约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巡游出租车面临来自网约车的出行工具的市场竞争,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冲击。”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管理处副处长彭晓丽说。
彭晓丽分析道,网约车运价可以根据供需关系时段等因素灵活调整价格、调节供需。相对而言,现行由政府定价的出租车运价模式灵活性不足,尚不能根据市场供需变化灵活调调整具体标准,因此出租车处于相对被动的竞争优势。
单一的运价收费方式造成出租车在市场上处于被动的竞争优势,由此造成的影响是市民通过出租车出行的意愿明显减少、客流下降,从而导致驾驶员营收持续下降,进而影响巡游出租车驾驶员的积极性。
吴小均透露,以2023年下半年为例,2023年下半年广州巡游出租车日均载客约23.05次,较2021年下半年同期日均载客约27.59次下降了将近19.7%。
“近年来,巡游车企业吸收到的新鲜血液大量减少,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巡游车驾驶员工作,企业投产的车辆有一小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吴小均说。
广州如约出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关注到出租车驾驶员面临的困难,公司响应行业协会的号召,向驾驶员发放生活补贴。仅2020年就向驾驶员发放补贴金额超8300万元。
“尽管企业不断增幅让利,加大驾驶员关爱,企业亏损经营,但驾驶员收入不稳定,仍难以保证驾驶员留下安心工作。”上述负责人坦言。
“广州市上一轮巡游车运价改革于2023年5月期满,因此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希望在保持原运价结构基础上借鉴学习国内其他一线城市的先进经验,通过完善巡游车运价形成机制,营造与网约车相对公平的价格环境,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吴小均回应道。
运价浮动有高有低,“指挥棒”交给企业
出租车运价怎么调?与网约车的收费方式有何区别?
此前公布的《方案》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变化:建立运价浮动机制,增设重大节假日(春节)附加费。
运价浮动机制方面,按高峰期、平峰期可选择运价浮动幅度的大小,提出2个具体方案,并分阶段实施,逐步扩大浮动幅度。
第一阶段,高峰期浮动幅度控制在10%以内,平峰期运价下浮幅度适当扩大到30%(方案一)或40%(方案二)。后续阶段运价浮动按需启动,平峰期运价浮动幅度范围不作调整,高峰期浮动幅度再相应扩大到30%(方案一)或40%(方案二)。
根据测算,预计在第一阶段,方案一运价水平变化区间为〔-7.5%,3.93%〕,方案二为〔-10.17%,3.93%〕;第二阶段,方案一、方案二则有可能扩大为〔-7.5%,10.79%〕、〔-10.17%,14.21%〕。
根据《方案》,第一阶段运价浮动自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之日起启动实施,巡游出租车企业按照运价浮动规则在高峰期、平峰期时段各选择一档浮动幅度,报所辖市、区交通运输局确定后执行。
后续阶段运价浮动按需启动,由市交通运输局对第一阶段运价实施效果综合评估后组织实施。具体的浮动运价实施办法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另行发布。
来源: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官网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未来在高峰期乘客打车支出均会有所增加,但驾驶员出车意愿增强,乘客更容易打到车。同时,打车支出也将引导乘客错峰出行。而在平峰期,乘客打车支出则预计有所下降。
增设重大节假日(春节)附加费方面,《方案》明确春节放假期间每运次加收10元,春节放假日期安排以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为准。
听证会现场。南方+记者 黄舒旻 摄
听证会现场,不少市民结合自身乘坐出租车的经验表达了对运价机制调整的看法。
“作为消费者,肯定是希望涨得越少越好,所以总体上我选择了浮动幅度更小的方案一。”普通居民消费者代表陈淑清认为,虽然网约车目前在平峰期有着价格优势,但高峰期的排队、加价情况往往也较为明显。
“出租车在高峰期稍微涨一点也能接受。我们消费者可以选择出行的模式多了,打车也更方便了。适当放开出租车价格,让出租车和网约车各凭本事去竞争,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利大与弊。”陈淑清说。
普通居民消费者代表杨海宾同样也从事服务行业。在他看来,“一流的城市必须要有一流的服务业。出行行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者收入过低,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更是无从谈起。”
杨海宾认为,此次广州建立运价浮动机制,将定价的“指挥棒”交给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上调和下浮,是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参与市场竞争,“而对于春节期间每客单加收10元,我是可以接受的。这样有利于调动广大从业者的积极性,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有利于增强行业认同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士加入巡游出租车企业,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调价并非万能策,如何赢回市民青睐?
在广州从事出租车驾驶4年的李师傅,最近也在公司的群里了解到广州即将调整巡游出租车运价的机制的消息。
“其实从出租车司机的角度来讲,我们每天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于高峰期。运价调整后高峰期涨价,打车的人反而会少了。”李师傅近年来见证着不少同行的离职,也深感出租车行业的不易,“我们更希望是通过增加客单量提高整体收入,改善目前的行业窘境。”
诚然,运价调整并非万能之策。
对于企业而言,出租车运价调整是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运营效率的必要手段。通过调整运价,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运营成本的变化,确保出租车服务的可持续性。此外,合理的运价也能够吸引更多司机加入出租车行业,增加车辆供给,提高服务水平。
而在运价调整之余,更要做好司机与乘客间需求的平衡——如何既能够保障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又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对市民出行的不利影响?
“巡游出租客运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应该以服务的提升为基础,运价的提高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巡游出租客运行业的良性发展。”听证会专家学者代表潘雷认为,调价后广州还可以进行对提升出租车行业服务技能的进一步的探索,“包括补齐从业人员的培训、文明服务的考核、科学监督机制等方面的短板,向网约车的性价比看齐,才能够让我们的巡游出租车更好地赢回市民的青睐。”
多方关注下,广州出租车行业正在开展行动。
“我们一方面要解决驾驶员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通过对驾驶员的关心关怀,把驾驶员凝聚起来,增强驾驶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以点带面,带动驾驶员群体整体向上向善,为市民做好服务,促进巡游出租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吴小均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黄舒旻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