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润心明方向,培根铸魂育新人。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施,践行“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3月28日,佛山市第四中学(下称“佛山四中”)举办以“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培育新时代接班人”为主题的课程公开日系列活动,展示创建佛山市普通高中高水平特色思政类项目成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杜环欢作报告。王雅铄 摄
本次课程公开日活动包括佛山市“大思政”特色项目育人成效汇报、专家报告、党课、团课和语文、地理、心理学科思政融合课程展示等。活动伊始,佛山四中党委书记徐杨以“培根铸魂 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育人实践”为题作佛山市第四中学市级高水平特色项目(思政类)工作汇报。
徐杨介绍,该校以此为遵循原则,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拓宽课程实践手段和途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和借助双高平台、学校公众号、订阅号等阵地加大思政教育宣传为主要做法,构建“大思政”全员、全科、全程的育人格局。
“在高中思想政治基础课程之上,佛山四中举办各类政治科特色活动,构建财商课程、模拟联合国等特色课程,建设思政特色课程体系;心理课程以六个活动模块结合,初中高中递进的模式,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心’育体系;通过语文节文艺汇演、英语节表演等学科活动,推进学科思政融合等。”徐杨说。
《学习,一起“脉动”回来》心理学科思政融合课程展示。通讯员供图
主会场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杜环欢作《学校基层党组织如何搞好“大思政”课建设》报告,为学校坚定做好思政育人工作指明方向。
“学校应汇聚更多开放多元的‘大思政’课资源,形成全域融通的‘大思政’课合力,构建协同一体的‘大思政’课机制,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促互进,坚持‘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通融合。”杜环欢说。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副教授肖霜、佛山市第四中学团委副书记朱俊鸿分别讲授《坚定理想信念 争做合格党员》党课和《“植”此青绿,共“树”未来》团课,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
《“植”此青绿,共“树”未来》团课。通讯员供图
在分会场中,佛山四中优秀青年教师刘晓烽、李莎莎、李钟瑩分别以《一封至真与妻书,千古家国天下情——以“批注式”阅读指导法感悟<与妻书>》《文旅融合,活力紫南》《学习,一起“脉动”回来》为主题进行语文、地理和心理学科思政融合课程展示,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教育性教学原则,以春风化雨般的教学艺术和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带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价值塑造和情感熏陶。
“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大思政特色教育理念下独特的办学风格,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提升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徐杨表示,今后该校将继续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教师承担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建成佛山市高水平特色高中作出卓越贡献,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南方+记者 王雅铄
通讯员 何敏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