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跻身千强镇,肇庆四会下茆镇向工业强镇跨越

南方+ 记者

作为四会工业类专业镇,下茆镇正从工业大镇向工业强镇跨越:产业集群提档升级,4个工业园区各具特色;老牌企业增资扩产项目陆续上马,新晋项目落地生根发芽;镇内服务圈、商业圈、生活圈日益完备,圩镇承载能力全面提升。

2024年四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动下茆镇进入全国千强镇。下茆镇委书记庄武军表示:“下茆镇正以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为奋斗目标,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大力挖掘资源禀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优建强专业镇,推动圩镇综合功能提升,打造和美宜居宜业乡村。”

受访者供图

从有到优,建立特色产业集群

随着年产150万平方米高可靠性电路板扩建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在即,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期项目全面铺开,新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150万平方米高可靠性电路板,预计年产值15亿元。

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下茆镇 供图

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下茆镇 供图

富仕电子是下茆镇“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是四会市第一家上市公司,更是新兴产业代表,其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交通、通信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日立、松下、欧姆龙、小鹏汽车、比亚迪等行业知名企业。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党委政府给予企业全方位的、及时的关怀及帮助。我们有信心在四会继续投资,做大做强。”

在下茆镇产业聚集发展区,兴富生物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各美妆生产线全速生产,包装物流链上货如轮转。

“每天超过20万件产品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企业负责人刘昭锋介绍,该美妆全产业链制造项目由广州欧博化妆品有限公司投资,主要建设日化生产区、包材区、物流区、研发中心以及销售展示中心,已完善“研发—生产—展示—销售—物流”一体化的化妆品生态链,并将在下茆持续打造近300亩的大型美妆制造基地。

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下茆镇 供图

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下茆镇 供图

工业是下茆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近年来,下茆镇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业从分散走向集聚。如今,下茆辖内有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下茆镇产业聚集发展区、福龙工业园区、下茆工业园区,工业企业97家,其中规上企业58家,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10亿元。全镇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高端化妆品、高端建材为主的产业布局。

“以金属加工、高端建材为核心,以高端材料精深加工为牵引,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大力引育行业龙头企业,全力打造‘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庄武军表示,下茆将持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2024年全镇“主导+特色”产业产值达130亿元。

受访者供图

提升品位,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正值圩日,下茆镇主街兴旺,各摊位经营有序,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络绎不绝;华灯初上,龙湾圩镇购物、餐饮、茶室等业态丰富,宝华公园内,村民到此散步运动、休憩畅谈。

“每次回到家乡,总会发现家乡一些新发展、新变化。”在香港经营公司的乡贤林天来日前回乡探亲,感受到下茆的圩镇干净整洁、产业落地投产多、镇村治安环境安全,上学就医也更方便。他还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出资建造文化室,捐献空调、音响、投影等设备一批,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凝聚了建设乡村的力量。

下茆镇航拍图。下茆镇 供图

下茆镇航拍图。下茆镇 供图

以产促城,镇域活力才更足;以城兴业,产业才会更兴旺。2024年,下茆镇将持续提升典型镇村建设能效,争创示范样板,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以圩镇核心区位重点建设为着力点,聚焦“1+4+7+9+N”建设要求,继续加大力度和资源提升沿线风貌建设、乡镇入口建筑外立面、美丽示范主街整治和提升改造样板,同步推进S260沿线马陂村、下茆村主干道建筑外立面、下茆市场、宝华公园升级改造,打造连片美丽圩镇风貌带;合理规划下茆镇4个工业园区、城镇化改造和风貌提升,着力提升下茆镇基础设施和龙湾圩镇扩容提质水平。

此外,下茆还将重点抓好楼脚典型村建设,在S260省道旁建设一栋3层、占地面积约43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并按要求配套相关功能室、文体娱乐、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下茆镇将以树立典型村示范,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补齐典型村建设短板,促进楼脚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建设、服务环境优化升级;周边环境整治提升,致力打造出下茆镇村级党建示范典型样板。

为擦亮宜居宜业宜游新名片,下茆集中资源打造连片美丽圩镇风貌带,规划沿下茆圩镇——楼脚村——下茆河打造闭环绿道约3公里,与生态廊道、亲水平台、特色民居、商贸集市等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下茆圩镇承载能力,为精细化工园、下茆工业园企业员工及周边村居民打造完善服务圈、兴旺商业圈、便捷生活圈,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

受访者供图

因地制宜,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带

在下茆镇渔云村,连片118亩水稻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这就是四会市水稻集中育秧项目。项目由广州市生升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后每批次可服务超14000亩水稻机插秧田,一年3至5个批次。

四会市水稻集中育秧项目种植基地,工人们照料秧苗。南方+记者 施亮 摄

“选择落户在此,我们看中的是下茆优越自然条件,还有可以辐射华南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在镇村的积极推动下,土地流转速度很快,项目也得以提前启动。”项目负责人韩东晖介绍,该项目有专业育秧技术团队20余人引领,每年可培养专业工厂化育秧人员30人以上,带动附近就业人员30人以上。经过一年实际操作,第二年可直接服务超50000亩以上,成为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水稻育秧中心。

工业强镇,农业富民。下茆地处龙江河域,水资源发达,是传统的鱼米之乡,近年该镇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示范带,沿X440线、Y328线打造千亩肇实、千亩韭菜、千亩南药、千亩渔场和千亩果蔬的“五个千亩”产业带,通过最大化整合土地资源,形成一定种养规模,推动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多功能性的延展。总占地面积9000亩的2个渔光互补光伏复合项目,目前已通过验收并顺利投产,实现新型绿色发展。

2024年,下茆还将发挥广东省正利农牧有限公司的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正好食品预制菜生产项目三产融合,打造集研发、加工生产、工业旅游及雁鹅饮食体验为特色,产、供、消、贸为一体的熟食特色品牌。

在文旅方面,下茆镇的桔子景区以“公司+村集体+社员”的运作模式,建成集农业产业、度假养生、民俗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旅结合示范区;悦耕园将山水生态、乡村资源、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高度融合,主打“研学+亲子”生态田园综合体。下来,下茆镇还将做足“旅游+”文章,创造新业态,使旅游与文化、农业、康养和休闲产业等各领域相互融合。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梁倚文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