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高速”或“集团”)公布2023年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期”)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深高速实现营业收入约92.95亿元(单位:人民币,以下同),与去年基本持平,得益于集团所经营和投资的收费公路车流量恢复性增长、所持外币债务相关汇兑损失有所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27亿元,同比上升15.41%,每股收益0.982元。
经深高速董事会提议,2023年度深高速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5.5元,占剔除应支付永续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后净利润的56.03%。据了解,这也是深高速自上市以来,连续26年不间断派发现金股息,共计约132亿元。
重大项目
53.75亿元 !收费公路业务恢复性增长
报告期内,深高速经营和投资的收费公路车流量录得恢复性增长,收费公路业务收入53.75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57.82%,同比增长7.97%,武黄高速的特许经营期已于2022年12月到期终止,扣除武黄高速上年同期的影响后,同口径增长16.44%,收费公路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6.63个百分点至50.38%。集团旗下各路段车流量均达到两位数以上增长。
重大工程进展顺利
报告期内,集团多个重大工程项目均进展顺利,其中:外环三期项目已完成多个合同段的施工、监理招标,部分合同段已开工建设。
外环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全线贯通后将与深圳区域的10条高速公路和8条一级公路互联互通,是深圳北部区域东西向交通互联互通的重要骨干线。
沿江二期项目累计完成工程进度约91%,计划2024年与深中通道同步建成通车。沿江二期全线贯通后,不但可改善深圳机场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还能增加珠江西岸与深圳高速公路主骨架线的联系,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环保业务深化布局:约占集团总收入17.41%
深高速持续推进收费公路和大环保双主业战略,其中,大环保业务板块深耕清洁能源发电和固废资源化处理两个细分领域。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累计拥有已并网发电的风电装机容量648MW,此外,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共获得590MW风电及光伏项目核准指标。目前集团已具备风场、光伏项目投资运营与后运维服务以及项目配套融资的一体化业务能力。
与此同时,该集团目前有机垃圾设计处理规模超过6900吨/日,其中蓝德环保拥有有机垃圾处理BOT等特许经营项目共20个;利赛环保拥有深圳市部分城区生物质垃圾处置BOT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湖南邵阳项目已于2023年2月启动试运营;深圳光明环境园项目已基本竣工,计划于2024年投入试运营。
2023年,集团大环保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6.18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7.41%。
拓宽融资渠道,A股定增计划有序推进中
深高速多年来致力于提升盈利能力,优化资本结构,保持着优秀的信用评级和良好的财务状况。
报告期内,深高速国内主体信用等级和债券评级继续维持最高的AAA级。截至2023年底,共获得银行授信额度约人民币695亿元,尚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约437亿元;集团债券额度人民币136亿元,报告期末尚未使用债券额度95.50亿元。稳定的经营现金流、良好的融资及资金管理能力,让集团各项财务杠杆比例处于安全水平。
集团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抓住国家鼓励直接融资、绿色金融等契机,充分利用股票、债券、REITs等不同融资工具,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益常高速公募REITs已于近期完成发售,净募集资金约为12.07亿元;深高速A股定增计划也在有序推进中。
推动数字化建设,赋能主业发展
近年来,深高速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还持续推动信息化智慧深高速建设及推动智能交通的研究及运用。
深高速在原有道路养护、路网监测等系统的基础上,规划涵盖路桥结构健康监测、主动交通管控等在内的应用平台;并应用无人机开展道路巡查,提升了道路运行管控能力;完成新收费软件系统开发并在观澜收费站试运行以持续提升ETC模式下通行效率。
工程建设方面,深高速自主研发的外环项目路面信息一体化管控平台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取得两项国家实用创新专利。
为推进数字化建设,深高速还联合云基智慧共同成立数字科技公司作为集团数字化转型平台,该平台在2023年内已成功中标首个市场化项目。
【撰文】杜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