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是推动全社会实现良好治理和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近日,惠城区科学技术协会支部书记、主席李丹梅,作客惠城区官网“市民连线”节目,为网友群众生动讲述惠城如何构建新时代科普生态,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内容。
记者从中获悉,惠城将深入实施《惠城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质提升重点活动效能,努力探索和构建多领域行动、多层次传播、多人群覆盖、多方位联动的全域科普体系。
做好重要主题科普活动、科普竞赛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团结的力量源于价值的引领。主题鲜明、注重实效、守正创新,着眼于这三个关键词,惠城区科协以做好重要主题科普活动、科普竞赛为主,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砥砺初心使命,提升基层科普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惠城区科普讲堂。
李丹梅说,作为全年科技工作者的“重头戏”,每年区科协都会在5月30日前后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科技工作者嘉年华、“科技工作者最美瞬间”随手拍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关爱,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时,区科协每年都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通过科普宣传、健康义诊、展板展出、实物展示、互动体验、资料发放等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此外结合新的传播宣传方式,区科协还开展了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追寻百年科技之光 我是惠城科学“答”人”等线上科普宣传活动,吸引50多万人参与。
惠城区机器人竞赛。
“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区科协工作的两大品牌,深受青少年关注和热爱。”李丹梅介绍,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是一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项目,也是目前惠城区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牵头举办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
“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区科协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普及上走出了新思路,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热情。”李丹梅说,通过这两个比赛,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断推进惠城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
构建科普工作格局,共建各类科普场馆
惠城区科协坚持眼睛向下、大抓基层建设,深化科协系统改革,聚焦基层组织薄弱、工作水平不高等问题,主动创新基层组织形态和工作方法,通过组织化、社会化、扁平化的方式对科技工作者有效服务、广泛动员,真正形成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
科普志愿活动。
目前,惠城区建立了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召集人,成员单位有区科协、区教育局、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20多个单位。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统筹协调、规划引导和督促检查,形成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
制度建立起来,场地也要搭建起来。目前,全区有6个省级、30个市级、40个区级科普教育基地,涵盖了农业、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三个大方面。
具体来讲,惠城区科协与市科技馆共建了“惠城区科技体验馆”,还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企事业单位兴办科普场馆,与惠城区伟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共建惠城区科普馆,广东海纳农业公司建设惠州首家航空航天科普馆,市第三人民医院创办全省第一家“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惠城东江学校建设校园科普馆,这些都成为惠城青少年儿童的重要科技实践阵地。
科普进校园。
值得一提的是,区科协坚持政治引领、典型引领、活动引领,引导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成立了“惠城区科技工作者之家”,并在科鑫产业园、天安数码城、惠城区青少年科创综合活动中心设立分站点,开展学术交流、建言献策、科学普及、心理疏导、权益维护、人文关怀、人才举荐等各项服务,成为科技工作者心灵的港湾、前进的驿站。通过搭建有效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交汇,打造联合联动、互利共赢的“多链接”科创生态圈。
“不断增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本领,是科协工作者的必修课。针对青少年、农民、老年人、产业工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科普的重点人群,专门制定了五项提升行动。”李丹梅说,紧贴民众期待,实现科普引领生活能力新提升。下来,将善于借船出海,用好各种工作平台,织密节点,丰富党建带群建的工作模式,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践行“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提升科技为民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努力使人民群众更加直接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科技为民的力量,绘好众心向党同心圆。
【科普“五项提升行动”】
1、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科学精神、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对科学职业期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思维和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2、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农村科普基础设施,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3、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坚持需求途径、方式方法,稳步提升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4、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科技教育,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水平跨越提升。
5、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发挥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网友提问】
问:有网友提到,怎么样才能参加科协志愿活动?
李丹梅:我们的科普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在发布在“i志愿服务平台”,可以搜索查询。欢迎大家参与我们的科普志愿活动,也欢迎加入我们惠城区科普志愿服务队。
目前,我们共有30支科技志愿者队伍,注册科技志愿者达3615人,成立了3批近40人的科普志愿讲师团,以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为契机,举行“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科普进社区、“党建引领·科普惠民”广场系列活动、乡村振兴科技志愿服务、“科普达人”科普知识竞赛、“党员回家,服务万家”科普进社区志愿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
五年来,联合农业、卫健等部门开展各类科普活动800多场次,惠及群众20多万人次。区科协连续多年被中国科协、省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来源:惠州头条app(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杨一波、张裕华),转载请注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