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茂名,这些特色手信总有一款适合你!

茂名发布
+订阅

茂马圆满收官

除了带走奖牌

茂名还有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手信

和茂小布一起来看看吧~

01

【荔枝干】

茂名荔枝加工干制,历史悠久。加工荔枝干的品种多采用糯米糍,制成品肉厚核小,蜜甜醇香。以日晒和热风干燥成品较佳,火焙次之。荔枝干性温味甘,可以滋补气血、调理脾胃。荔枝干成品肉厚,味香甜,历来为自尝及送礼佳品,远销国内外。

2021年茂名荔枝干传统制作工艺已被列入茂名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2

【荔枝蜜】

荔枝花期为每年3月至4月,茂名根子镇荔枝种植面积7万亩,为广大蜂农提供了巨大的采蜜市场及空间,是蜂农中较为热门的寻蜜之地。荔枝蜜采用荔枝之花蜜,气息芳香馥郁,味甘甜,微带荔枝果酸味,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是馈赠远方亲友的佳品。

03

【荔枝酒】

荔枝酒是以优质新鲜荔枝为原材料,历经清洗、沥干、剥皮、去核、榨汁等多道工序,再放入发酵罐内低温发酵精酿而成,全过程控制在30分钟以内,这样既保证了荔枝的清新香味又防止了荔枝营养价值的流失。荔枝酒除了美容养颜抗衰老,还能增强免疫力,对大肠杆菌等具有杀菌和抑制的作用。荔枝酒还可佐餐,如海鲜类配白荔枝酒,肉类配红荔枝酒。

2023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4

【龙眼干(桂圆干)】

龙眼干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是健脾长智的传统食物,对失眠、心悸、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贫血有较好的疗效。龙眼干是常用的滋补品,或直接吃,或用来泡茶、煲汤、煮糖水,味道都不错。滋补效果明显,性偏热,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食用。

2023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5

化橘

化橘红是国家道地名贵中药材,是“四大南药”“十大广药”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东岭南中药材第一批立法保护品种、明清时期列为宫廷贡品。化橘红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疾、止咳、健脾消食等功效。早在南宋时期,化州就已开始种植化橘红,明清更是风靡全国成为朝廷贡品,其制剂及工艺品曾红极一时。

2012年,化橘红中药文化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6

【沙琅豆豉】

沙琅豆豉是粤西地区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是茂名著名的土特产,发展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独特,经多年来已成为人民所喜爱的调味佳品,列为“沙琅三宝”之一,被国家质量认证监督管理中心评为“广东老字号”。

2021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7

【沙琅豉油】

沙琅豉油是民间酿制方法加工煮制而成的食物。它历史悠久,远在宋、元时期已开始生产,明、清时期发展至盛,在清道光年间,沙琅豉油已经畅销粤西地区,成为电白著名的土特产。

2021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8

【化州猪笼饼】

猪笼饼是化州市区特色小吃。因用一个小竹笼装,饼形似猪仔,故叫猪笼饼。其制作方法是选用白面粉、白糖浆、碱水、植物油等制成饼皮,再用豆沙、伍仁叉烧、椰丝等制成馅料,经包馅、成形、刷蛋、烘烤等过程成品。

2023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9

【化州拖罗饼】

相传石龙城(化州)的男子罗兴,以做饼为业,每天挑着自制的酥饼到城区叫卖,为引来顾客,他边叫卖边敲小锣,叫卖声和锣声拖得很长。由于他做的饼风味独特,非常好吃,加上锣声招徕,因此大人小孩追逐而上围观购买,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种饼叫做拖锣(罗)饼。

化州拖罗饼已被命名为“广东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2012年,化州拖罗饼被列入茂名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0

【径口麦芽糖】

史料上记载,明朝时就有了这种家庭作坊式的麦芽糖传统制作技艺。麦芽糖这类传统的糖类食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是当地一代又一代人的甜蜜记忆,也是当地熠熠生辉的文化符号。

2023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1

【电城炒米饼】

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相传其起源与“岭南圣母”冼夫人有关,炒米饼被认为曾经是作为冼夫人军中的军粮。如今,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在当地的流传广泛,并与当地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地有儿歌:“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主要形成于电城镇,并广泛流传到粤西各地、佛山、中山、江门、肇庆和海南、广西等地。

2015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12

【电白猫屎糖】

“猫屎糖”较早是畅销于20世纪,由挑着竹筐、挂着铃铛的老人家在街头或村镇小路上大声吆喝着叫卖,受众多是放学了的小朋友。因为其圆柱的外形,有拇指大小,上面沾着细密的椰蓉,又有颗粒饱满的完整花生粒瓣粘在其上,就被老人家以生活中身边相近形态的“猫屎”随口称呼,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生动有趣,“猫屎糖”这个名字慢慢就被坐实。

2023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3

【笪桥黄瓜干】

摄影/陈婉欣

笪桥黄瓜干加工技艺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传,笪桥镇盛产黄瓜,为方便储藏,当地农民开始制作黄瓜干,随着其工艺水平的提高和功效的发现,当地农民争相效仿制作。黄瓜干制作工艺讲究,精选当地优质的鲜黄瓜,经过烫、浸、晒、烤、压等工序反复加工而成。其独特的加工方式,使笪桥黄瓜干产生了独特的功效,不仅具有除热、利水、解毒,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烫火伤等功效,还能增进食欲,增强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

2011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4

【石崖茶】

石崖茶种植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峰大雾岭半山腰上,气温常年平均气温17-18℃,是粤西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自然生态保护区。目前在大成镇大雾岭945米海拔处发现43棵古茶树,最老的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

2024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5

【大名壹品红茶】

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胡秉枢初撰《茶务佥载》(日本内务省明治十年本),其中文翻译部分最终工作由林学忠博士完成,并刊载于《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书中详细记录了关于“晒红”的情况。大名壹品红茶古法制作技艺便是源于此。

2023年,该项目被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你心中的茂名特色手信是什么

在留言区和茂小布分享

为你的“心水”手信打call吧~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潘宇丽 实习生 何夏宇

初审:柯柱基

审核:温国

来源:茂名发布综合茂名文旅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