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80所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齐聚禅城区祖庙街道,细数祖庙辖区教育“家底”,直面祖庙教育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明确加大投入、力促学校硬件和空间布局完善,以“名校+集团化办学”打造三大教育高质量发展片区等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辖区学校和市民群众吃下“定心丸”的同时,更要为祖庙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针”……禅城区推进“一级办学、区镇(街道)协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关键一年,3月26日,禅城核心街区祖庙街道召开2024年教育工作会议。
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仕亨表示,祖庙将扛起教育职能事权下放的重任,以更高站位,深刻认识教育的丰富内涵,以全新姿态,奋力打造祖庙教育品牌,以文化赋能,重塑祖庙优质教育形象,以更大投入,力促祖庙辖区学校教育硬件及空间布局逐步完善,多措并举打造与“千亿镇街”相匹配的“学有祖庙,祖庙学优”教育品牌。
会议现场。阎锋 摄
强化投入改善老城区办学硬件
优化辖区学校空间布局
去年8月,禅城区开始稳步推进“一级办学、区镇(街道)协同”的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紧接着,祖庙街道教育办公室、祖庙街道教育发展中心相继挂牌成立。此轮改革的初衷,就是要优化办学管理体制,建立与城市中心地位更匹配、与转变政府职能更适应、与基础教育特点更契合的办学管理体制,从而推动全区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祖庙街道办事处主任梁劲钊表示,祖庙街道将扛起教育职能事权下放的重任,加强区街协同、理顺工作职责,从机制完善、统筹部署、多方联动等方面着重发力,深入推进教育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加快辖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辖区教育现代化进程,助力打造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禅城样本。
会议直面老城区学校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发展困境,祖庙街道明确,将以更大投入,力促祖庙辖区学校教育硬件及空间布局逐步完善。
一个是事实是,祖庙辖区大部分学校、幼儿园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针对祖庙辖区学校老化、历史欠债多的实际,祖庙街道将按照轻重缓急、财政可承受的原则,在坚决杜绝安全隐患的前提下积极与区联动,逐步推进校舍的加固修缮工作,逐步改善学校办学硬件条件。
面对处于高位的适龄儿童入读需求,在扩容提质增学位上,过去一年,祖庙街道采用“名校+新校”“名园+新园”的方式,建成并启用了佛山市第九小学新校区、同悦幼儿园、德信幼儿园、诚悦幼儿园、白兰春晓幼儿园等五所新校,共计提供学位3000个。
佛山市第九小学普君校区去年九月正式投入使用。阎锋 摄
佛山市第九小学新校区内部。阎锋 摄
接下来,祖庙街道将结合未来生源(出生人口)曲线趋势,确保未来学位供给平稳充足,并进一步完善优化街道内学校的空间布局。
具体来看,祖庙街道将探索借助各村以及社会力量支持公办学校建设的新路径,积极引进省、市级优质教育品牌资源,推进朝东一号地块学校项目、鲤鱼沙小学项目建设,推进同汇幼儿园、德诚幼儿园、灯湖悦园幼儿园项目装修启用,加大优质学位供给,不断完善提升教育基础设施水平。
此外,为确保教育改革优化年平稳过渡,祖庙街道将全力做好招生转学工作。梁劲钊表示,祖庙街道2024年公办小学、幼儿园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原则上参照去年执行,根据上级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已经制定2024年祖庙街道招生政策,现正按计划、分步骤实施。结合祖庙实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将不断进行优化,强化学位统筹、保障学位供给。
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大豆横街7号的同悦幼儿园内部。阎锋 摄
“名校+集团化办学”
打造三大教育高质量发展片区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透露,祖庙街道将积极探索组建“名校+”紧密型教育集团,以名校领衔、团体突破为方向,从学科建设、学校管理、特色课程等方面带动成员校向前发展。打造城北、城央、城东三大教育高质量发展片区,三大片区要与祖庙“一轴三片区”的发展蓝图相适应。
具体来看,通过积极引进省市和珠三角、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品牌,以“名校+集团化办学”为方向,打造城北、城央、城东三个教育高质量发展片区,包括城北中学佛山一中紧密型片区校,利用高中辐射初中;城央支持三中初中部、十中、十一中进一步探索整合机制,做强做大初中,以同济小学、第九小学、铁军小学等省级小学带动周边小学抱团发展、共同提升;城东促进东华里小学、培立实验学校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携手并进,进而带动整个城东区域教育发展。
东华里小学的孩子们。阎锋 摄
在鼓励辖区内各校加强校际协同合作,促进教育教学共建共享的同时,祖庙街道还将主动把握禅南合作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桂城街道合作交流,探索基于集团办学背景下的学科或学校结对共建,互派教师到学校或名师工作室研学进修,推动区域资源互联互通,共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位于城北片区的禅城区白兰春晓幼儿园。阎锋 摄
深挖优势密码
打造与“千亿镇街”相匹配的祖庙教育品牌
禅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廖令茜表示,祖庙教育资源丰富,既有覆盖全学段的80所学校、又有多所老牌名校,禅城教育领域三分之一的“三名人才”(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都在祖庙街道。
她寄语,要打造学在禅城、学有祖庙的品牌,就要孕育精美的教育内涵,发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学校。尤其要注重提升特色文化的教育力。祖庙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非遗等传统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底蕴要转化为课程资源和师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转化为教育的精神内涵和学生特质。祖庙教育要谋传承创新发展,齐抓共管、共谋教育,打造体制创新、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的教育新优势,推动祖庙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仕亨在总结发言中,从祖庙教育的深厚底蕴谈起,系统梳理当前祖庙教育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他表示,要以更高站位,深刻认识教育的丰富内涵,以全新姿态,奋力打造祖庙教育品牌。
一方面,要继续深挖祖庙教育的优势密码,将浸润其中的红色基因、岭南非遗文化资源、抱团发展等传统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祖庙街道各部门、村居要深刻领会教育改革的意义,要从祖庙教育服务“祖庙奔赴千亿镇街和一轴三片区发展蓝图”的高度,来思考祖庙教育的下一步发展,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尽快形成街道各部门、村居、学校齐抓共管共谋教育发展大业的良好局面。各部门、村居、各学校要重新树立打造区域教育品牌的意识,多措并举为打造与千亿镇街相匹配的“学有祖庙,祖庙学优”祖庙教育品牌。
祖庙还将以文化赋能,重塑祖庙优质教育形象,坚持以贯穿四季的民俗盛宴为载体,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佛山最岭南、古镇最佛山”,增强对传统文化认同感、自豪感,以“佛山古镇”建设带动学校特色教育全面提升。并以探索建立教师队伍项目化考核管理激励机制,争取更多优秀师资资源等举措,纵深锻造祖庙的“教育铁军”。
■链接
细数祖庙教育“家底”
祖庙街道教育资源丰富,历史名校众多。当前祖庙街道共有80所学校,其中特殊学校1所(佛山市禅城区启智学校)、职业技术学校1所(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公办中学7所(其中,荣山中学是以高中为主的完全中学)、公办小学20所、民办小学2所、公办幼儿园(含村办集体幼儿园)20所,民办幼儿园29所。整体上,公办学校及幼儿园共计49所,民办学校及幼儿园31所。
祖庙辖区的学校充分发挥祖庙地域历史传统文化和岭南非遗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深耕特色教育,形成了以“阳光”教育、“悦”文化、“怡”文化等为办学理念的各类教育特色品牌,学校教育发展呈现“一校一品”格局。其中部分学校荣获全国特色学校、禅城区首批品牌标杆学校等荣誉。
南方+记者 阎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