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就像打游戏,农业无人机装上“AI大脑”| 品牌说

走进广东造
+订阅

02:14

春耕就像打游戏,农业无人机装上“AI大脑” | 品牌说

俗话说,一年好景在春耕,如今的春耕也主打一个“智能”。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让农业无人飞机在田里进行全自动播种、打药和撒肥。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极飞科技”)就有这样的超级农场,能够实现“耕种管收”全智能化。

操作一架农业无人飞机难不难?它们是如何实现全自主耕地,在农田里“飞”出一片天的?让我们到田里去看看。

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正在“极飞科技超级农场”进行飞行演示。

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正在“极飞科技超级农场”进行飞行演示。

为农业无人机装上“AI大脑”

春分已至,万物生长,正是农耕好时节。“我正在操作的极飞P150无人机,既可以施肥、播种,也可以打药、运输,农作物的全年生产都能用它进行全自主作业。”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龚槚钦介绍。

10年前,大家对无人机的印象是“操作门槛不低的高科技航拍工具”。也正是此时,龚槚钦和极飞创始人彭斌去了一趟新疆广袤的棉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无人机技术引入农业行业,并立志“要让新疆的棉田飞满农业无人飞机”。

如今,极飞科技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无人飞机也从新疆“飞”向了全国。科技感满满的无人机“飞”到寻常农户家,离不开全自主作业技术。

2015年,极飞科技推出的第一代农业无人飞机还不能全自主作业,主要依靠手动遥控和GPS导航定位。“后来,我们引入了精确到厘米级的RTK定位导航系统,还开发了专门的离心变量喷洒系统。”龚槚钦介绍,农业无人飞机正式走向全自主化。

“AI大脑”让无人飞机操作简单得像是在玩游戏。

为了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和操作难度,极飞科技还给无人机装上了“AI大脑”。“我们的X AI农业人工智能赋予了无人机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农作物在不同生长环境所需的农药、肥料,可以慢慢形成智能种植模型。”龚槚钦介绍。

“AI大脑”让无人飞机操作简单得像是在玩游戏。“给设备换上电池,加上农药,圈定好作业区域,设置好用药量,用户靠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实现精准、安全、自主作业。”龚槚钦兴奋地说,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户也能轻松上手,“有一位86岁的老太太也会操作我们的设备。”

超级农场实现“耕种管收”全智能化

农业无人飞机在有序飞播水稻种,拖拉机在田里高精度自动驾驶,“农田版卡丁车”在无人喷水、搬运农资……距离广州市中心约40公里的黄埔区莲塘村,有一个“无人农场”,从耕种到收割,几乎不需要人下地。

农业无人飞机正在田里有序飞播水稻种。

这是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极飞科技共同承担的无人农场全程智能农机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正在探索水稻全程“无人化”种植模式的可能性。

如何实现“耕种管收”全过程智能化?

龚槚钦介绍,公司目前有六大产品线,能够贯穿智慧农业生产全周期,“包括农业无人车、无人机,还有拖拉机自动驾驶仪,监测土壤和气候环境的农田物联网设备,以及自动灌溉系统。”

事实上,极飞科技在智慧农场管理模式方面早有探索——2021年在新疆启动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3000亩的高标准棉田里,两位“90后员工利用机器人、物联网、智能灌溉系统等先进技术,第二季就实现平均亩产403.6公斤。“相比周边的种棉大户,我们棉田的增产幅度达15.6%,人力成本却能节省64.3%。”龚槚钦介绍。

为什么要发展智慧农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让农业无人飞机在田里全自动作业。

“通过构建智慧农业生产系统,我们希望未来种地能像年轻人打游戏一样好玩,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回到农田。”龚槚钦期待,随着先进技术在田间地头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将会不断壮大。

点击进入>>“走进广东造·品牌说”专题

【总策划】王义军 郎国华

【总统筹】王溪勇 孙朝阳 王海军

【脚本/采写】南方+记者 曾良科 昌道励

【摄像】南方+记者 钟志辉 李永智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海报】甘展平

【统筹】袁佩如 刘倩

编辑 钟烜新 张志超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