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风采②: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

湾创
+订阅

单位介绍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间重要科技合作项目,由中新广州知识城管理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汇聚世界一流研发资源的科创平台。

研究院以需求为导向,依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发机构的优势科技、人才资源,通过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立“开放、多元、动态、高效”的创新模式,进一步释放科技资源的活力和创造力,加速国际先进、成熟的技术和科研成果落地转移转化。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建设了信息与通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六大研发平台。

六大研发平台

研究院积极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累计引进60余个高水平科研团队,聚集海内外科研创新人才近500名,其中海内外院士14名,国家级人才8名。截至目前,研究院引进80余个产业化项目,孵化及投资高科技创业企业共计50余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科研团队及孵化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近400件。

现阶段合作需求

01

脉冲电场食品处理设备

1.市场痛点

大功率高强脉冲电场技术及装备在一些民用领域已开始应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功地将此项技术应用于民用食品装备系统,而我国才刚刚起步。其中,针对特定波形的控制尤为重要,特别是陡跃迁窄脉宽脉冲电源控制,严重制约了整个脉冲电场装备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发展。

2.产品简介

脉冲电场在能源节省及低温应用方面具有极大挖掘潜力,脉冲电场提取、脉冲电场陈化、脉冲电场改性/杀菌是其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中新院脉冲电场食品处理设备基于在脉冲波形控制调控方面的深入研究,根据物料的电导特性及电极耐腐蚀情况进行了系列研究,联合国内高压脉冲电源龙头企业英杰电气研制高稳定性脉冲电源,推出的商品机是脉冲电场提取装备及脉冲电场提取工业线,相关项目技术多次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技术鉴定,认定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3.产品优势

中新院脉冲电场食品处理设备创新点在于针对高活性原料,能够实现不同于热提取加工的活性破坏,且能耗低,产热不明显,能够在ms级别实现快速加工处理,实现大功率瞬时输出功率兆瓦以上,且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运转成本低等优点,弥补了国内传统溶剂提取存在溶剂残留,热提取破坏活性,冷提取长时间提取得率还低等缺陷。

高压脉冲电场对组织破壁强化提取原理

4.转化需求

希望对接具有技术革新升级布局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食品企业、生物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化妆品公司等,支持相关产业转型迭代,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02

覆盖源头动物生产、模型构建到临床前CRO服务、CMA检测的全产业链服务

1.市场痛点

医药、医疗器械、医美大健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CDMO服务需求,其中动物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前研究环节,小动物模型如小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动物,但无法满足所有疾病相关的研究,且存在新药筛选成功率偏低的固有缺陷,大动物模型与临床(人)种属更接近,适用的研究类型较多,但目前市场上大动物模型成本普遍较高,且行业内大部分公司缺乏临床前CRO服务、CMA检测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2.产品简介

区别于一般实验动物养殖商与大动物实验 CRO 企业,中新院团队通过自建工厂,能自主生产实验动物,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大动物模型(兔、小型猪及犬),是粤港澳大湾区少有的打通从源头大动物生产、动物模型构建、CRO 服务产业链的团队,目前已开发了国内稀缺的大动物基因编辑技术平台,提供更高效、低脱靶率大动物模型编辑技术,已开发多种基因编辑猪模型。

3.产品优势

该项目定位于较为稀缺的大型模式动物细分市场,自主研发的优化CRISPR/Cas编辑系统可高效应用于大动物模型的基因改造,在目前国内大动物基因编辑平台中,本项目技术水平位居前三位,具有丰富的基因编辑兔、猪资源并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同时,该细分领域地域性较强,目前大湾区暂无较大的模式动物供应商和临床前 CRO 企业。

4.转化需求

希望对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业等需要大型实验动物相关CRO服务的企业,同时可与相应企业联合开展培训活动等,助力产业链技术水平及模式升级。

03

高端显微镜

1.市场痛点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精密仪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传统进口仪器价格昂贵且服务质量不足,同时面临美国、日本与荷兰等国家的出口管制,国内传统显微镜厂商大多数产品定位较低端且以标准化产品为主,中新院高端定制化显微镜产品有机会弥补大量美国与日本遗留市场份额。

2.产品简介

单点共聚焦、线扫共聚焦、转盘共聚焦、拉曼共聚焦等高端定制化国产显微镜及超分辨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微观形貌成像及分析研究,覆盖从科研到工业用途机型。

3.产品优势

该产品填补了中国国产高端显微镜的空白,具备核心部件国产化供应链优势,成本可控且技术水平领先。

4.转化需求

希望对接半导体、生物医疗、材料、精密加工等行业科研及工业用户,实现客户降本增效及高端装备供应安全可控。

04

多源异构智能感知与数据融合技术

1.市场痛点

多数智能化解决方案因视线盲区和恶劣天气造成的感知能力不足,造成后续决策控制的精确性与鲁棒性不足,甚至导致各类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开展多源智能传感器感知与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具有前瞻性、紧迫性与战略性,也将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收益。

2.产品简介

该项目专注于多源智能传感器感知与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通过打造一系列智能感知技术产品为各行业进行AI赋能,通过多源异构传感器套件与自研AI软硬件,实现车路协同场景下的超视域全局感知,打造城市路网智慧监测与管控一体化平台,助力工业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

3.产品优势

通过多源异构智能感知技术、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复杂动态场景感知与理解以及全视域、全天候、全工况鲁棒感知。

4.转化需求

希望对接智能化集成业务相关企业,为其解决方案提供技术赋能,共同打造示范性案例,并带动相关场景智能化改造提升。

联盟简介

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由广州市科技局指导,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牵头筹建,成员单位由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龙头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组成。于2023年6月2日在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暨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正式揭牌成立。会议投票表决通过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联盟首届秘书长单位。

联盟以“平等自愿、信息共享、共同参与、协同创新”为宗旨,是在自愿、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础上,面向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高校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相关行业龙头企业、科技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开放的非盈利性合作型组织。

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秘书处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