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丰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抓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风、光、水、电、气等新能源产业。
近日,记者从新丰县相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该县已谋划实施了生物质能、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新能源汽车等15个新能源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风光无限”的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新丰最具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项目带动
着力打造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
围绕中国电力、三峡集团、南方电网等重要合作伙伴,新丰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绘制产业链图谱、招引目标清单,投资超百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户新丰,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抓紧推进,丰源风电场、风光储新能源、风光储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等一批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目前,新丰县在建的新能源项目有5个,正在洽谈的有项目8个,建成投产的项目有4个。预计“十四五”期间,新能源产业总投资约216亿元,风电装机容量约238兆瓦,地面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220兆瓦,屋顶光伏装机容量390兆瓦。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新丰新能源产业走在了全市前列,在韶关的战略布局中,已把新丰作为新能源产业优先发展区域,新丰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到2035年打造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
联镇带村
搭建新能源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平台
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新丰重视产业带动城乡发展的作用,设立7家强镇富村公司,坚持市场化运作,用市场逻辑谋事、用资本力量干事,明确新能源项目土地流转需经过镇(街)强镇富村公司办理,县国资集团参与实施,镇(街)强镇富村公司在地价原价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统筹考虑村集体经济效益)浮动流转给项目业主。
“今年以来新丰县新增流转土地8612亩,扶持壮大了23个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打造了12个乡村振兴车间,进一步推动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丰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能源项目收益中,还会留出一定比例给所在村的村集体,促进新能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新丰县遥田镇兴遥绿色水产养殖项目(绿色养蛙项目),由遥田镇强镇富村公司联合长安村经济联社,与星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用“板上光伏发电,板下养殖水产”的生态互补建设模式(在蛙池上方搭建40亩的光伏发电板,年发270万度电,年产值约160万元),引入先进水处理工艺,确保养殖尾水零排放,有效提升土地立体综合利用效率,走出了一条“一地多产”的绿色发展路子。预计每年可带给村集体收益超过10万元。
简化审批
塑造支撑新能源产业一流营商环境
新丰创新实施县四套班子组团调度项目机制,推行项目审批“导办代办”“容缺办理”“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实施项目建设“双承诺制”对接服务机制,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促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仅4个月顺利通过预可研评审,先行工程开工建设,为省内同类项目最快速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行解决企业诉求“一跟到底”“一企一策”工作机制,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0.5个工作日,韶关蓄能发电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进驻新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和省“十四五”抽水蓄能项目核准工作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将为新丰县后续新能源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划、得到更大支持起好头、迈好步、打基础。
从无到有,蓄势壮大,新丰县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培育提升新能源和新能源产业链,资源有优势、企业成规模、产业有集群、市场前景好,新时代新征程上,新丰正努力把满载“风、光、水、电、气”的绿色能源汇聚成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城镇化道路上,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接下来,新丰县将充分发挥产业、人文、区位、生态叠加优势,树牢“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的效率意识,以最大决心、最强力量、最优服务为新能源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推动项目快签约、快开工、快建设、快落地、快见效。
南方+记者 范永敬
通讯员 何骏享 曹学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