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推进人才工作提质年行动,10个县市区大比拼,快来打Call!

南方+ 记者

3月25日,湛江市召开人才工作提质年行动部署会议,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市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部署人才工作提质年行动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市。

会后,全市10个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会议精神,立足本地实际,锚定《湛江市人才工作提质年行动方案》20条措施,紧扣重点领域、重要产业、重大项目发展招才引智,着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引才用才格局,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年行动落地落实落细。

湛江推进人才工作提质年行动,10个县市区大比拼,快来打Call!(可多选) 赤坎区 霞山区 麻章区 坡头区 雷州市 廉江市 吴川市 遂溪县 徐闻县 经开区 提交


赤坎区:打造产才融合县域样板 探寻智领首善发展新路径

赤坎区紧扣发展需要,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建立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把人才优势转化为赤坎高质量发展优势。聚焦赤坎“1+2+4”现代化都市产业体系建设,靶向引育相关人才。利用与珠三角城市共建的科创飞地,打造研发孵化型“人才飞地”,以“创新沃土”育才用才。突出抓好高素质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手在民间计划”,有计划地培育一批地方文化名人和非遗传承人,助力赤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赤坎人才说”“赤坎人才行”系列活动IP,大力实施人才聚魂、聚智、聚力、聚情“四聚工程”,以“暖心服务”留才爱才,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氛围。

“才聚古商埠 赋能百千万”高层次人才人文体验行

霞山区:释放人才活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

霞山区紧扣发展需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构建多元化人才格局,释放人才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围绕“1+7”片区建设,深入推进都市型海洋牧场、生物医药、电商物流、总部经济等产业人才资源开发,强化产业人才招引培用,打造湛江南站数字电商科技产业园、岑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特色园,促进发展转型升级。纵深推进教育、卫生健康、区属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深耕省级教研基地打造教育人才品牌,推动区属公立医院和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改革,完善区属国有企业现代化公司治理,提升发展活力。促进粤海、同德、南国等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结成创新联盟,深化人才共建,推动成果转化,构建政产学研链条。利用与越秀共建的科创中心、产业园,深入推进“反向飞地”模式,强化区域产业人才资源合作。

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麻章区:深化校地企合作  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麻章区发挥利用高校人才科教资源,构建合作共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人才发展体系。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产业园区、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创新联合体,吸纳创新人才和承载科研合作项目。加强人才交流及供需对接,提供高校师生交流实践活动平台,积极开展校企系列招聘活动。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校企合作开展前沿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协作,联合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程,鼓励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联合培养等方式推进产教融合育人。

麻章区委区政府开展“百企进麻章”暨人才就业交流会,区政府与广东省农科院达成科技合作关系

坡头区:产才共融 双向赋能

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地

坡头区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建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发展机制,实施“人才强区13条”,全力打造人才汇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乐土。依托中海油、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等重大平台,引入19名院士和144名博士人才智力,成功研发湛江湾1号、海塔1号等全球前沿科研成果,成立省级科技专家工作站、湛江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广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等重要平台,鸿智科技公司上市,聚鑫新能源公司通过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复核,省级种业振兴行动项目“华南多抗中早熟特色优质稻种业创新园”启动,“广东蓝水”“江苏海力”等一批投资超50亿元重大海工装备项目落地,人才创新驱动活力持续释放,聚势腾飞底气有效增强。

湛江湾实验室实景图

雷州市: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

雷州市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质量建设“四区合一”产业平台,围绕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以“双招双引”为抓手,提高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匹配度、紧密度。探索“项目+人才+平台”模式,将更多的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引向基层、导入企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创新创业载体,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打造“人才超市”,通过用户下单、驿站派单、人才接单,推动专家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高效匹配。

雷州市“专家人才基层行”活动助力“百千万工程”

廉江市:推进人才强基提质

助力“百千万工程”

廉江市聚力打造县域人才新高地,为“百千万工程”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拓宽引才聚才渠道,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吸纳招聘一批高层次人才;落实“乡贤回归”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轮驱动,引导乡贤回乡创业。持续推动人才培育,建立完善基层人才校地协同培养机制,加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农村实用人才等培训力度。搭建才智发挥平台,充分发挥博士工作站功能作用,建强新型实验室体系和技术创新中心体系;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人才飞地”“科创飞地”“兴农小院”在廉建设。健全人才服务机制,落实“人才新政20条”,深化完善“人才首席服务官”机制,建立健全“1+N”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为廉江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龙健实业有限公司举办博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首届龙健产学研合作发展论坛

吴川市:构建“11144”人才发展体系

打造产才融合高地

吴川市构建“11144”人才工作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出台1系列人才新政;推动孵化1个“反向飞地”,加速孵化创新创业团队;强化1个海洋生物产业人才发展项目引领,建圈强链引才聚才;建设海洋生物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百千万工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创新创业学院吴川分院4个平台,推动建设产教联合体、生产性实训中心;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强能提质”4项工程,着力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奋力打造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吴川市举办海洋生物产业创新论坛

遂溪县:打造“人才赋能”新高地

积蓄“智汇遂溪”新动能

遂溪县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工作提质年行动,聚焦食品工业、硅基和锆钛新材料“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及对虾、预制菜、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构筑产业人才聚集平台,畅通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依托“一站多区+全域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模式,推动教育、卫健、文化等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鼓励乡贤返乡带头致富,培育高素质“新农人”。持续开展“人才赋能 智汇遂溪”人才主题活动,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

“人才赋能 智汇遂溪”高层次人才研修班

徐闻县:依托资源禀赋

全力打造人才驿站特色品牌

徐闻县依托资源禀赋,通过组织赋能、示范引领、产业融合,全力打造集聚特色人才驿站。以民宿旅游为切入点,发挥角尾乡“南极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进、培育、聚集、服务人才等作用,开展人才交流、服务等活动,吸引创业团队、企业家投资发展民宿、红葱和牡蛎等特色产业,聚集各类专业人才入库服务推动乡村振兴。支持高校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擦亮曲界镇“菠萝公社”人才驿站特色品牌,吸引高校师生加入“帮帮团”,在“菠萝公社”举办乡村振兴人才沙龙、为村庄换妆、电商培训、大学生墙绘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润色添彩”,为人才打造舒心的干事创业平台。

“菠萝公社”人才驿站举办选调生茶话会

经开区:科技、人才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经开区立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区内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省级博士工作站、53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作用,紧扣钢铁、石化、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靶向”发力,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需求“双向对接”,加速人才向产业链集聚。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实施“人才强区计划”,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坚持科技与平台双向赋能,服务与政策双向发力,推动人才资源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实现“才聚经开,智助发展”的良好格局。

“才”聚经开 “驿”起发展创业指导会

南方+记者 林日清 林露 傅晓冰

通讯员 湛组轩

编辑 陈文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