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新解:刃针疗法的神奇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
+订阅

肩膀不仅是身体的活动枢纽,更是生活压力和岁月痕迹的沉淀地。当肩周炎如不请自来的客人闯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如何通过传统的针灸治疗来迎战这一常见病症呢?本文将带你了解刃针在肩周炎治疗中的神奇效用和科学原理。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又被称为冻结肩或五十肩。这种疾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尤其是女性患者较多。

肩周炎的原因多样,可能与肩部组织退行性变化、肩关节外伤、肩关节活动减少、颈椎病、心脏病、胆道疾病等有关。疾病的发展可以分为急性疼痛期、粘连僵硬期和缓解恢复期三个阶段。

01 疼痛期

一般可持续2~9个月。患者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且疼痛在晚上更加明显。此外,还可能出现肩部逐渐僵硬,随着病程的进展,晚间明显的肩痛可逐渐演变为全天候持续存在的疼痛。

02 粘连僵硬期

一般可持续4~12个月,此期患者肩关节的疼痛会渐渐改善,但肩关节僵硬症状仍存在或有恶化,肩关节活动范围会缩小。

03 缓解恢复期

一般可持续5~26个月,部分患者可在12~18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此期患者肩部僵硬的情况逐渐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会慢慢恢复。但也有些患者不能完全康复,肩痛及僵硬持续数年,或残留部分活动受限。

肩周炎的典型表现:该病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活动受限以外旋外展(摸头发)和内旋后伸(够后背)时最为严重。

刃针疗法是在小针刀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该疗法是运用医学原理,首先确定疼痛是什么动作或什么姿势状态下产生的,然后分析该动作的参与肌群或维持该姿势稳定性的参与肌群,结合解剖学结构和力学平衡结构确定其中最易损伤的肌肉,然后对该肌肉的起点、中点和止点进行治疗,以达到调整肌肉的痉挛状态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01 刃针的适应症

刃针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以及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用于外伤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增生性关节炎、周围神经卡压症、颈椎综合症、腰椎综合症、骨骺炎、疲劳性骨膜炎、软组织损伤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脊柱相关疾病等以及部分内科、骨外科、妇科、皮科、肛肠科及整形美容外科病患。

02 刃针疗法的特点

(1)安全有效:由于针体较细、针刃并非特别锋利,所以损伤神经、静脉、动脉的可能性比较小。

(2)时间短:刃针选用特定的穴位下针,下针后进行特定手法后即可出针,停留时间短,无需留针。

(3)疼痛轻,针感强:由于针细、又应用套管叩击等进针方法,使进皮时疼痛相对减轻,而进行治疗时的针感又不弱于其他针(刀)具。

案例1:患者何某,52岁,左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1月余,经传统针灸治疗症状改善不佳,遂找至康复科李医生行刃针治疗。图为李医生行一次刃针治疗后效果对比图。

案例2:患者苏某,59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肩部疼痛,半年前颈肩部疼痛加重,上举角度受限明显,经康复科李医生刃针治疗后疼痛缓解,外展角度明显增大。

肩周炎重在预防,拥有一个活动自如的肩膀,你就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担当”,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肩周炎?别急,顺中医给你来支招。

肩周炎的预防措施除了避免肩部受凉、纠正不良姿势。日常还应加强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痉挛、组织粘连和挛缩,减轻、消除疼痛,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以下是常用的三种简便有效的锻炼方法:

01 画圈法

划圈分为竖圈、横圈两法。竖圈为上下方向划圈,横圈为左右方向划圈,类似太极拳中的云手动作。每次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各划15~20圈,也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逐渐加量。每天练3~5次。

02 爬墙法

面壁而立,双臂紧贴墙面,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样动作。用力尽量向上爬墙,逐渐提高爬墙的高度,直至正常。

03 摆钟运动

患侧手臂自然下垂,利用身体摆动带动患侧手臂作前后、左右有节奏地摇动,再加上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绕圈的活动,摆动幅度由小增大。患侧手可绑沙袋或手持哑铃。每个方向各做30~50下,一天3次。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 李文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