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步变6步:“工改”项目审批要走哪些步骤?|策论工改⑧

南方+ 记者

一个“工改”项目从无到有,一共要走多少道审批步骤呢?

这两年来,中山为了审批提速这个事,可以说蜕了不止一层皮。

在2022年8月之前,从确定改造范围到最终市政府批复,一个“工改”项目一共要走12步。上一步完成才能走下一步,平均30天才能批复一个项目改造方案。

而且更要命的是,有的步骤互为前置条件:比如“三旧”改造项目的历史违法用地处理需要在改造方案获批后才能进行,但改造方案报批前要先完成标图入库,标图入库前又要先完成历史违法用地处理,这不是“闭环”了吗?

“破环”的转折点就在2022年8月,《中山市“工改”项目审批提速实施方案》正式出台,通过“容缺受理”,也就是允许某些材料暂时欠缺、先把重要的事办了,把互相掣肘的步骤由“串联”变成了“并联”,12个步骤直接被压缩到6个,违法用地处理、土规调整等等这些,都集中到市工改指挥部联席会议上统一解决。目前的“工改”项目,便是按这一套流程来进行审批。

这项政策一出台,审批速度可以说是“起飞”了。改造方案从平均每30天批复一个,加快到每3天就批复一个,效率提升超过8倍。虽然新政策在2022年8月才出台,但当年批复的改造方案已经超越过去三年的总和。2023年改造方案批复数量又翻了一番。

不过新政策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有一些项目单独就违法用地处理或者闲置土地处置事项,专门编制一个前期策划方案,提请市工改指挥部联席会议决策。各个审批业务独立报批,不仅耗时,也耗费了大量行政资源。于是,中山又出了第二招。

2023年12月,《中山市进一步优化“工改”审批机制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创新集中审核、集中审议、分批集中审签“三个集中”审批模式,对过去一事一审的审批机制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在既有的审核流程基础之上,将一次性集中审批多项业务,一个项目将不必再因个别事项反复走流程,审批单位也不必再为个别事项单独开一次会、签一个字。

历时两年、历经两轮大规模改革,把中山“工改”的审批提速一步步从“压时长”的1.0版,升级到“优流程”的2.0版、“放事权”的3.0版、“信任审”的4.0版,再到“集中批”的5.0版。

回过头来看,与“工改”同步推进的审批机制改革,直接目的是让服务于项目的“机器”运转得更高效,表面上是审批速度提升了,其本质是与中山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正经历着破除与再造。势在必行,也初见成效。

点击回顾往期>>>策论“工改”

【出镜/制作】南方+记者 陈少宏

【出品】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山分社

编辑 李姗恒 钟城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