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考试卷、大型纪录片……中大教授珠海“揭秘”这项计划!

珠海发布
+订阅

乡村地区发展旅游是否可以实现脱贫增富?如何才能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月23日,中山大学教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尤利西斯奖”获得者保继刚做客2024年首期珠海大讲堂,以《阿者科计划:百年古村的蜕变之路》为主题,分享百年古村实现全员脱贫,介绍为传统村落和梯田文化遗产保护找到了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故事。

富饶的贫困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阿者科村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古村寨,梯田景观极尽壮美。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

▲梯田景观。来源于云南红河发布

然而,这个如同世外桃源的哈尼族村落,在当时却是个产业单薄、梯田亩产很低的贫困村。全村65户人家一年平均收入不到3000元,一度守着“金饭碗”过着苦日子。

2018年,保继刚带队进行研究时发现,尽管有一个大型公司在这里进行了长达10年的开发,且门票收入并不少,但村民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收益。

▲保继刚在《珠海大讲堂》现场。梁冠贤/摄

“世世代代的哈尼族村民在这里‘种’出了世界级的文化旅游景观,却还需要靠补贴吃饱饭,这是一种富饶的贫困。”保继刚表示。

为探索中国减贫与乡村振兴的密码,帮助阿者科的村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脱贫增富,保继刚带领团队开启了与阿者科的故事。

探索解困之路

“村落、梯田、民族文化等景观是当地农民创造的旅游吸引物,创造者应该得到应有的收益。”保继刚和团队提出了“旅游吸引物权”的概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他们开启了“阿者科计划”,通过机制创新的旅游减贫实践,推动古村落阿者科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保继刚在《珠海大讲堂》现场。梁冠贤/摄

“阿者科计划”由“一个模式”“两方参与”“三个目标”和“四条底线”构成。具体来说,按照100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旅游村集体公司,政府以基础设施建设折算出资300万元占股30%,村落、梯田、生活方式等构成的整体旅游吸引物按70%的比例入股,公司由村民运营,中山大学驻村团队提供免费外部技术援助。通过村民大会与村民协商定下“不租不售,不引进社会资本,不放任无序经营,不破坏传统”等原则。

▲《珠海大讲堂》现场。梁冠贤/摄

创新的分红机制将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激励村民保护遗产资源的内生动力,共同朝着脱贫减贫、乡村振兴的目标不断前进。截至目前,村集体旅游公司进行了9次分红,累计分红177.26万元,全村65户平均累计分红27270元。

乡村振兴的“密码”

阿者科村成功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使得千年哈尼梯田和百年古村重焕生机与活力。

2020年,“阿者科计划”作为全球旅游减贫的一个中国解决方案,进入新华社大型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2021年6月,“阿者科计划”创造的减贫模式入选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综试题;2021年7月,阿者科村《用双手远离世界贫困》的故事入选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暖场片,聚集了世界目光……

▲《珠海大讲堂》现场。梁冠贤/摄

在近两小时的分享中,保继刚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带领观众了解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在互动环节,观众们围绕“乡村旅游”这一话题踊跃地向保继刚提出心中的疑问。

▲《珠海大讲堂》现场观众提问。梁冠贤/摄

“阿者科计划”藏着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的哪些“秘笈”?保继刚概括道:“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路径,但要确保当地的旅游吸引物必须有价值,政府要积极引导,高校人才提供智力技术支持,要充分保障村民的收益,乡村旅游才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

当前,珠海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奏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交响乐”。珠海乡村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增富?

“珠海最大的优势就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本身,可以充分利用好海岛资源和土地资源,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进行更多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保护好当地村民的利益。” 保继刚表示。

珠海大讲堂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珠海传媒集团承办,是珠海汇聚高端社科资源,畅通新知普及渠道,激发民众参与活力,打造标杆科普品牌的创新举措。

讲堂文化,启迪智慧。在获取了乡村振兴的“密码”之后,期待下一期更精彩!

文/珠海发布 林琦琦编辑/明敏责任编辑/蓝辉龙三审/张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