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古港响起阵阵锣鼓声、鞭炮声,这里举行“游火帝”民俗文化节,英歌舞、蜈蚣舞、双咬鹅舞、醒狮舞、双龙舞、麒麟舞等潮汕特色文化表演队伍集结巡游,为围观群众上演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行进队列中,来自潮阳龙井行祠庙忠精英歌队的表演可谓震撼现场。他们脸涂油彩,和鼓而舞,步伐整齐,动作豪迈,气势如虹,锣鼓声、扣槌声、呼喝声汇聚成激越的变奏与力量,尽情展现“潮阳英歌”这项国家级非遗魅力,赢得了在场群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现场人头攒动,高举手机相机,争先捕捉“中华战舞”的精彩瞬间。
郑淼鑫 摄
这是潮阳龙井行祠庙忠精英歌队连续两年受邀参加樟林“游火帝”民俗文化节。该英歌队成立于1996年,在潮阳英歌众多队伍中独具特色,以传统的“老八步”及精彩的“斗鼓”等表演备受关注。队伍以传承发扬潮阳英歌文化为重,近年来培养了一代代英歌队员,是一支非营利性队伍,至今承办了多场英歌舞研学活动。
郑淼鑫 摄
当晚巡游队伍中,来自本土的一支英歌队同样受到群众追捧,那就是樟东第一支英歌队。这支青少年英歌队朝气蓬勃,他们整齐有力地挥舞双槌,一招一式尽显青春活力。几番表演下来,大家瞧个仔细,与潮阳龙井行祠庙忠精英歌队风格相似,也博得全场阵阵喝彩声。
郑淼鑫 摄
这支樟东英歌队的来历,还需从去年的火帝庙会说起。2023年3月5日的火帝庙会上,潮阳龙井行祠庙忠精英歌队受邀参加表演,使在场男女老少为之震撼,尤其是一群中学生深深被圈粉,决定要好好学习英歌舞。
火帝庙会过后,源于群众对英歌舞的热爱,德和里后人陈椰博士提议,通过多方联系及提供场地,组织了几次粉丝见面会和免费教学,使这群学生得到学习机会。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周末到古港、到永定楼前进行刻苦训练。期间,还不断有英歌爱好者加入到他们的训练中,英歌队渐成雏形。
樟东英歌队路训表演。资料图
更受鼓舞的是,潮阳龙井行祠庙忠精英歌队队长陈振健、教练郑光延和几位队员多次专程到樟林,赠送英歌斗鼓、斗锣、钹、铜钦等乐器,并指导他们学习英歌舞动作要领,传授英歌锣鼓技艺。
经过各方人士的帮助,这群英歌爱好者坚持不懈的训练,于2023年11月底决定组建英歌队,定名“汕头市澄海区樟东英歌队”,并自筹定制队旗、马甲等物资,同年12月2日进行首次路训,收获众多好评和鼓励。2024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樟东英歌队组织路训表演,吸引许多观众提前占位一睹为快,现场气氛火爆热烈、激动人心。
樟东英歌队路训表演。资料图
一年来,“潮阳英歌”的种子已在樟林埠种下,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樟林埠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青少年们也通过学习英歌舞收获自信、绽放活力,他们已然成为了传承发扬非遗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郑淼鑫 摄
南方+记者 黄嘉锋 郑淼鑫 谢嘉龙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